主人公叫(赵簌簌)的小说(盘点各朝历史八卦)全文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
分类: 说说
时间: 2024-09-19 07:24:33
作者: wang
“刘彻成为储君后,景帝拜卫绾为太子太傅、王臧为太子少傅,让他们教导刘彻。为了给刘彻铺路,景帝逼死周亚夫,因为景帝担心他这样的人不能辅佐少主,周亚夫本人又是废太子的支持者。”
“同样支持刘荣的还有太子太傅窦婴,他是太子的老师,自然要为自己的学生说话。只是他在刘荣被废后很快就向景帝服软,景帝并没有杀他,但也不再重用他。周亚夫死后,窦太后想要任命窦婴为丞相,景帝也没有答应,而是任命卫绾为丞相。”
文帝一愣:“周亚夫?”
他对周亚夫的印象很不错,在细柳阅兵那次,周亚夫治军严明,相比之下,灞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像是儿戏。后来还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警卫京师。
不过,为人臣子还是不要掺和君王立储的事了。
皇帝喜欢尽忠职守的臣子,却不喜欢参与储位争端的臣子。如果刘荣真的是大汉需要的后继之君也就罢了,事实证明景帝的眼光确实很好。
只是……周亚夫之死,恐怕不止是因为他是废太子的支持者吧?
刘邦也是一愣:“周亚夫?我记得周勃的次子好像就叫这个名字。”
周勃是大汉的开国功臣,他家里的事,刘邦也是知道一些的。
难道这景帝是他的儿子或者孙子?
周勃本人:儿啊,你说说你,掺和这些事干什么,这下好了,被逼死了吧?
“这里说一下,周亚夫的死并不仅仅是因为支持太子刘荣,与他有仇的梁王,就是那位景帝为了拉拢不惜许诺传位的那位梁王,他经常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但这并不能起到致命的作用,后来还发生了两件事。”
“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窦太后劝景帝封皇后的兄长为侯,周亚夫反对,因为祖上说过非刘氏不能封王,没有功劳不能封侯,如果封皇后兄长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说实话这件事我不太明白,我看史书记载里景帝也不太愿意,可能是得罪了窦太后与王皇后?咱也不清楚。”
“另一件则是匈奴封侯的事情,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要封他们为侯,但周亚夫再次提出了反对,认为这些人背叛国家,如果封他们为侯,又如何惩罚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很不高兴,认为他迂腐,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为侯。周亚夫失落之下托病请辞,景帝毫不犹豫地批准。”
文帝皱了皱眉,前一件事他不予置评,后者么……周亚夫确实迂腐,如果能通过封侯而收买匈奴人,那也未为不可。
从道义上来讲,匈奴人确实背叛了自己的族群,可站在大汉的立场上,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吧?
至于不守节的大臣,他们如果背叛汉朝,对大汉来说是叛国,匈奴人归顺汉朝,对大汉来说是弃暗投明。
还是可以灵活变通的嘛!
“如果周亚夫知道,后来有一位匈奴王不仅被封为侯爵,还对大汉忠心耿耿,甚至皇帝死前还要任命他为托孤大臣,死后更是陪葬皇陵,那不得更生气啊?”
匈奴王子成了大汉的托孤重臣?
汉初皇帝们:这是哪位皇帝,胆子未免太大了!
要知道那可是匈奴王子啊,一旦他有了不轨之心,那大汉岂不是危在旦夕?
霍光轻笑:“这说的是金日磾吧?”
不只陛下重用这位曾经的匈奴王子,兄长当年麾下也有匈奴士兵随他征战。
金日磾神色恭谨,先帝对他信任有加,他也不会辜负先帝。
周亚夫迷茫:难道是我做错了?可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啊!
“后来景帝在宫中设宴招待周亚夫,想试探他的脾气是不是改了,故意不给他放筷子。周亚夫见没有筷子,很不高兴,景帝调侃他,周亚夫很不愿意地请罪,景帝刚说了声起,他就起来,不等景帝说话就走了。景帝叹息: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辅佐少主呢?”
“周亚夫年老,他的儿子就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做丧葬品,但这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周亚夫之子缺了大德,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给钱,工人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物品。周亚夫就这么被亲儿子送上了黄泉路,在狱中绝食而死。”
文帝:呃,这很难评。
景帝:多谢这位姓周的好大儿,给我送来你爹的把柄。
周亚夫:??好儿子,爹真是要被你孝死了!
他只觉得不等皇帝治罪,就要被亲儿子气死了。
周亚夫之妻气得大哭,骂道:“你这么倔做什么,向陛下低个头服个软,能要你的命吗?!”
“好了,话扯远了,我们继续说汉武帝刘彻。景帝对刘彻的父爱简直是溢出屏幕,相比之下,刘荣就像是捡来的儿子,即使被废黜储君之位,仍被景帝找借口逼死。后元三年正月十七日,此时的景帝已经病重,为了给刘彻加冠,他强撑病体举行冠礼,十天后,景帝驾崩,刘彻继位。”
刘荣:父皇,您未免太偏心了点吧?
您对十弟那么好,为了他又杀大臣又加冠的,怎么换了我就冷血无情了?
刘荣没有继续想下去,因为他正与母亲栗姬坐在去临江的马车上。
他注视着长安巍峨的城墙渐渐远去,母亲栗姬仍在哀哀哭泣,泪水浸湿了妆容。
刘荣拍了拍母亲的肩膀,安慰道:“好了,儿子这不是活下来了吗?”
栗姬哭道:“陛下对你太不公平了,你可是他的长子,我服侍他那么多年,为了王氏和她生的那个儿子,就这么把我们放弃了!”
刘荣神情怅惘:“好歹保住一条命,不是吗?”
刘彻说道:“先帝待朕慈爱。”
卫子夫轻声说:“帝王也有爱子之心,先帝疼爱陛下,不正如陛下疼爱据儿么?”
刘彻笑道:“也是。”
他举起年幼的儿子端详,欣慰地说:“据儿长得真像我啊!”
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他一对要好好疼爱,把他教导成最贤明的皇太子!
“同样支持刘荣的还有太子太傅窦婴,他是太子的老师,自然要为自己的学生说话。只是他在刘荣被废后很快就向景帝服软,景帝并没有杀他,但也不再重用他。周亚夫死后,窦太后想要任命窦婴为丞相,景帝也没有答应,而是任命卫绾为丞相。”
文帝一愣:“周亚夫?”
他对周亚夫的印象很不错,在细柳阅兵那次,周亚夫治军严明,相比之下,灞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像是儿戏。后来还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警卫京师。
不过,为人臣子还是不要掺和君王立储的事了。
皇帝喜欢尽忠职守的臣子,却不喜欢参与储位争端的臣子。如果刘荣真的是大汉需要的后继之君也就罢了,事实证明景帝的眼光确实很好。
只是……周亚夫之死,恐怕不止是因为他是废太子的支持者吧?
刘邦也是一愣:“周亚夫?我记得周勃的次子好像就叫这个名字。”
周勃是大汉的开国功臣,他家里的事,刘邦也是知道一些的。
难道这景帝是他的儿子或者孙子?
周勃本人:儿啊,你说说你,掺和这些事干什么,这下好了,被逼死了吧?
“这里说一下,周亚夫的死并不仅仅是因为支持太子刘荣,与他有仇的梁王,就是那位景帝为了拉拢不惜许诺传位的那位梁王,他经常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但这并不能起到致命的作用,后来还发生了两件事。”
“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窦太后劝景帝封皇后的兄长为侯,周亚夫反对,因为祖上说过非刘氏不能封王,没有功劳不能封侯,如果封皇后兄长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说实话这件事我不太明白,我看史书记载里景帝也不太愿意,可能是得罪了窦太后与王皇后?咱也不清楚。”
“另一件则是匈奴封侯的事情,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要封他们为侯,但周亚夫再次提出了反对,认为这些人背叛国家,如果封他们为侯,又如何惩罚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很不高兴,认为他迂腐,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为侯。周亚夫失落之下托病请辞,景帝毫不犹豫地批准。”
文帝皱了皱眉,前一件事他不予置评,后者么……周亚夫确实迂腐,如果能通过封侯而收买匈奴人,那也未为不可。
从道义上来讲,匈奴人确实背叛了自己的族群,可站在大汉的立场上,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吧?
至于不守节的大臣,他们如果背叛汉朝,对大汉来说是叛国,匈奴人归顺汉朝,对大汉来说是弃暗投明。
还是可以灵活变通的嘛!
“如果周亚夫知道,后来有一位匈奴王不仅被封为侯爵,还对大汉忠心耿耿,甚至皇帝死前还要任命他为托孤大臣,死后更是陪葬皇陵,那不得更生气啊?”
匈奴王子成了大汉的托孤重臣?
汉初皇帝们:这是哪位皇帝,胆子未免太大了!
要知道那可是匈奴王子啊,一旦他有了不轨之心,那大汉岂不是危在旦夕?
霍光轻笑:“这说的是金日磾吧?”
不只陛下重用这位曾经的匈奴王子,兄长当年麾下也有匈奴士兵随他征战。
金日磾神色恭谨,先帝对他信任有加,他也不会辜负先帝。
周亚夫迷茫:难道是我做错了?可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啊!
“后来景帝在宫中设宴招待周亚夫,想试探他的脾气是不是改了,故意不给他放筷子。周亚夫见没有筷子,很不高兴,景帝调侃他,周亚夫很不愿意地请罪,景帝刚说了声起,他就起来,不等景帝说话就走了。景帝叹息: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辅佐少主呢?”
“周亚夫年老,他的儿子就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做丧葬品,但这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周亚夫之子缺了大德,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给钱,工人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物品。周亚夫就这么被亲儿子送上了黄泉路,在狱中绝食而死。”
文帝:呃,这很难评。
景帝:多谢这位姓周的好大儿,给我送来你爹的把柄。
周亚夫:??好儿子,爹真是要被你孝死了!
他只觉得不等皇帝治罪,就要被亲儿子气死了。
周亚夫之妻气得大哭,骂道:“你这么倔做什么,向陛下低个头服个软,能要你的命吗?!”
“好了,话扯远了,我们继续说汉武帝刘彻。景帝对刘彻的父爱简直是溢出屏幕,相比之下,刘荣就像是捡来的儿子,即使被废黜储君之位,仍被景帝找借口逼死。后元三年正月十七日,此时的景帝已经病重,为了给刘彻加冠,他强撑病体举行冠礼,十天后,景帝驾崩,刘彻继位。”
刘荣:父皇,您未免太偏心了点吧?
您对十弟那么好,为了他又杀大臣又加冠的,怎么换了我就冷血无情了?
刘荣没有继续想下去,因为他正与母亲栗姬坐在去临江的马车上。
他注视着长安巍峨的城墙渐渐远去,母亲栗姬仍在哀哀哭泣,泪水浸湿了妆容。
刘荣拍了拍母亲的肩膀,安慰道:“好了,儿子这不是活下来了吗?”
栗姬哭道:“陛下对你太不公平了,你可是他的长子,我服侍他那么多年,为了王氏和她生的那个儿子,就这么把我们放弃了!”
刘荣神情怅惘:“好歹保住一条命,不是吗?”
刘彻说道:“先帝待朕慈爱。”
卫子夫轻声说:“帝王也有爱子之心,先帝疼爱陛下,不正如陛下疼爱据儿么?”
刘彻笑道:“也是。”
他举起年幼的儿子端详,欣慰地说:“据儿长得真像我啊!”
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他一对要好好疼爱,把他教导成最贤明的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