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与知新高一优秀作文800字
“温故与知新”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然而由于这句话中“温故”和“知新”的关系似乎并不明确,由此衍生出了对“温故知新”的多种解释。
有人认为,“温故”与“知新”两个词是并列的关系,进而认为一个人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再温习旧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对的,无论是“温故”还是其所谓的知新,都是学习前人总结的经验罢了,所以在“知新”中,“新”虽“新”亦旧,这样的人当老师,是不能启发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而取得成功的。
还有更多的人认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学过的知识,总能体会到更多的东西。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过于强调了“温故”,这就需要有数量庞大的“故”,即旧的知识作为基础,而忽略了此后产生的新知识,即使领悟到了其它的东西,也是十分有限的。当然,这种说法或许正确地解释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但是孔子的言说都是有其情景和针对性的。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统摄了孔子对待整个传统、对待一切知识形态的态度。但是在今天这种说法是不太适用的,因为具体情景和其针对的“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今新知识大量产生的时代,一味地追求“温故”而不学习新产生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认为,“温故”和“知新”中,“知新”是个人面对新的时空、新的言说对象以及新的事件时,对已有经验的或因循、或批判、或创造的运动。一个人面对现实要知新,就必然要运用已有的经验,也就是必然要温故;而任何温故都是在新情景下的温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空的变化是必然的。
因此,“温故而知新”中“温故”“和“知新”应为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这里“而”的作用是承接。但这样理解远远不够,“温故”与“知新”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彼此互补的,没有不温故的知新,也没有不知新的温故。由此看来,上述两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的,在当今,应对“温故”和“知新”进行拓展和延伸。
合并这几种说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含义,对于已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同时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的融汇新旧、贯通今古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