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己已停刊悦己仍继续杂文随笔
收拾东西翻到一摞旧的悦己杂志,忽然想起来,这本杂志在去年年底已经停刊了。
电子时代,纸媒受到巨大冲击,很多杂志都消失了,很遗憾,这里面包含《悦己》
我对时尚的启蒙,几乎都是来自于时尚杂志,说来,也是属于很早的了。
最早从《女友》看起,还是处于学生时代,里面最吸引我的是那些爱情故事,对里面设计的时尚元素还是不太敏感,但毕竟看的还是多了,商场里几乎没有我不认识的品牌。
后来年龄稍大点,就是《昕薇》《时尚》《健康与美容》等,也是乱看。
其中最受我青睐的却是最不起眼的《HOPE》,一本32开小本杂志,内容却比一般的杂志丰盈了许多,每月一个主题,总是能抓住最新最潮的话题,每个小栏目都用心而深刻,街拍照片也更接近我的生活,我一度觉得它比一般时尚杂志水平高了许多。
可惜,高处不胜寒,当杂志们都开始走厚重的铜版纸大开本,彩印缤纷迷人眼的路线时,这个小本杂志就显得特别寒酸,没几年就停刊了。十几年过去了,家里居然还能搜出三四本来,可见当年我对它的钟爱。
在后来,《悦己》上市了,对这个名字一见倾心,出自众所周知的“女为悦己者容”,可是偏偏把这两个字摘出来,更显示了一番独立女性不一样的态度,恰好像我这样刚刚有独立意识的新晋白领,更觉得是量身定做一般。
那个时候,《ELLE》与《时尚》是时尚杂志的两大巨石,一直追《ELLE》的女主编小雪的博克,爱屋及乌对《ELLE》也充满好感,虽然感觉它的内容更适合北上广。《时尚》却胜在有多类分刊:《时尚健康》《时尚旅游》《时尚家居》.....都做得十分出色,在一个小城市里生活,这里面的描绘的生活离我尚远,我把它当作陶冶品味的工具,没事翻看,赏心悦目。
而《悦己》的出现却很好的贴合了我的需求,既不是那么高端,触不可及,也涵盖了高中低代表品牌的内容。而每期的专访,选材更是深得我心,对于一个目标客户20-30年龄的女性来说,它的内容刚刚好。
又很贴心的出了便携本,价格比同类的都低。马上成了我的最爱,有好几年里,我都是订阅全年,跟《时尚健康》一起,成了生活必备。
我看书很杂,看多了以后,对时尚杂志得态度也不只是停留在翻翻而已的地步了:
我会细看每个品牌每一季新品的变化,对感兴趣的品牌会去查找资料。
配图特别好的,则会关注摄影师,再去搜寻其他作品。
常看的专栏作家几乎都买了书。
后来自媒体时代,从杂志上延伸出来好多微博、公众号、APP,受益匪浅。
这种受益,后来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变了现。
刚换到这家公司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但女孩子众多,我把订阅的《悦己》都带到公司分享,很快跟大家打成一片。
那个时候,我工作的这个城市连香奈儿专柜都没有,大家对化妆品的认识还停留在欧莱雅的层面。
第一次集体去香港,我带领大家在免税店里走了一圈,一个柜台一个柜台的给大家介绍:品牌历史,明星产品....
大家看我的眼神充满了崇拜,女孩子属于感性动物,对时尚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你的人缘地位。基由此,我在公司里一直混得还不错,得益于任何人跟我聊任何时尚话题,我都能与之说上一二。
我开玩笑的说,大家刚开始了对时尚和品牌的探寻,而我已经在这个池子里游了个来回了。
当然认识的大部分品牌,以前买不起,现在还是买不起,但是好处是,当你了解更多以后,那些所谓的高端品牌,揭去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外表,让你更容易看到匠心独具的设计、美轮美奂的图案、以及品牌背后蕴含的文化,然后你不会再被那个天文数字所惑,对品牌的欣赏之心跟价格是无关的,买不买得起都不重要。
这些感受润物细无声的提高了你的品味和审美,即使是全身路边店的大众款,也一样能穿出不一样的味道来。
三毛说:你看过的书都会藏在你的气质里。
时尚杂志也是书的一种,看你怎么看了。
如今,早就不定杂志了,电子媒介更为普遍的时候,纸质书开始尴尬,但是,悦己的态度却是更见普及,越来越方便的APP和视频让时尚的传播更为迅速,更加无处不在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悦己,几乎快要从独悦己,走向众悦己了。
时尚说到底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只要你开心,怎样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