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中的失误和反省心情随笔
现在是三下乡的第五天,短短的五天时间内,我们团队已经组织在校的小学生进行了两次课余文体活动,而两个活动的最大共同点呢,就是以游戏来作为传递精神桥梁。诚然,游戏极为符合小学生心智的发展,而教育学家也证明,在游戏中,小孩子可以学地更快、记得更牢,更不用说游戏有着解放孩子的天性、促进良好品德的养成以及提高身体素质等优点。
但理念再好也是需要正确的实践来支撑的,实话说,这两次的娱乐活动是存在着一个极大漏洞的,那就是——某些游戏攻击性极强而相关负责人却没有提前试验来采取措施去避免危险发生。拿今天的“丢球”游戏来说吧,这个游戏本来叫做“丢沙包”,由于临时找不到沙包,就拿足球代替。而足球和脑袋的体积相比,先不说孩子,恐怕比在场的大部分成年人的都要大。虽说足球有弹性,砸人不会太疼,但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玩狠了,尤其是高年级同学,他们很懂游戏精髓,玩得很开,一旦玩上头了,就不知道何为收敛。例如游戏中一个六年级的男生一抓到足球,立马快很准地朝离他最近的一个瘦弱的五年级小女生的后背砸去,只听得一声巨响“嘣”,简直是听的人都觉得疼,全场在那一秒安静了,热烈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正在大家担忧地准备询问小女孩情况时,小女孩已经缓过神来,拍拍后背表示自己没事,就继续投入到游戏中,不哭也不闹,才没有让这次活动留下太大的阴影。
被砸疼的孩子很是无辜,而砸疼别人的孩子也是无辜,他们只是忠于游戏而已,而且本来应该用的就是沙包或者纸团之类杀伤力不大的东西。所以责任在谁?毋庸置疑,是我们这些老师。做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一错再错。针对这次这个问题,团队里当晚立即召开会议,直接而准确地指出问题所在,批评了相关失责人,并明确表示,以后的活动,凡是学生要参与的,我们老师都必须先试验,直到将可能的伤害降到最低。
我们是孩子的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有错,就必须要改正;反省不是只为了自责,而是为了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也是我们三下乡的目标之一,即学会反思、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对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