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之孔明
孔明一生过于谨慎,凡事求稳,属治世之能臣,但绝非乱世统帅之才,亮之佐先主,犹萧何之辅刘邦。多谋而少决,有合众之仁,无用人之智,当得了军师,却做不成主帅。六出祁山而未果,足以为证,若用魏延之计,“异道会于潼关”,天下早已属汉矣。
且孔明权欲极强,至死都手握重权。先主在时,便已察觉,故后期军事统战方面重用庞统法正,原因有二,一是发现孔明之才在于治世而非攻天下,二是有意培养第二智囊集团,以牵制孔明。另先主兵败夷陵,白帝“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也是意在牵制对方。然天不遂人愿,先主死后不久,亮就已“出军汉中”为由,命严“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欲意收编李严的江州军。亮六出祁山不利,“每患粮草不继,使己志不申”。终于,找了种种借口,把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一步步贬为庶人。此外还罢免廖立,诛杀彭羕。廖立,是蜀汉政权中的“荆襄之才”,其才不亚于凤雏庞统,先后任长沙太守、巴郡太守、侍中、长水校尉。彭羕是庞统法正推荐给先主的,先主也经过考察,非常欣赏的,并委以益州治中从事这样的高级官吏,然而却先迁江阳太守,后以谋反罪下狱诛死。自此亮大权独揽。
当然,孔明的忠是不可否定的。先主曾对其说过,“嗣子刘禅能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立为成都之主。”孔明至死,都战战兢兢,鞠躬尽粹,辅佐后主。且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目,终于于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并不是蜀中无人,究其根本,还是孔明太过谨慎,对下属不放心,这也许是天才的一种自负表现吧。才高学富,必然恃傲于众,或纳于心,或溢于表,这也是天才的悲哀!
观孔明一生,功过七分,前期战功累累,拟隆中三分策,为蜀汉三分国奠定了基础,后期屡有失误,用人不慎,且独揽全权,造成蜀中再无可造之才,最终导致其一心建立的王朝轰然坍塌,是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