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文学网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杂文随笔

分类: 美文  时间: 2020-06-14 04:01:19  作者: 小磊文学网 

点击全文阅读

  苏轼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识庐山真面目,被大家重复并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

  “不识庐山真目”是什么意思?当然取决于说出这个成语的人。最简单的含义是:事情原来是这个样子啊,我原先还不知道哪...。语文老师自然要深刻很多,或许他们并不深刻只是记忆力要好得多,当然他们的记忆力再好也比不过百度。百度的解释是:形容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尚不全面,故不识事物其真正本质;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要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苏轼本意明明白白:看不清庐山究竟是什么样子,只是因为自己站在山里面。站在山里面就看不见山,站在一个屋子里面就看不到这个屋子,这样的道理谁都懂。既然谁都懂,苏轼为什么为啥还有把它写在自己的诗中呢?这的确是个合理的疑问。人们咀嚼的是那些需要咀嚼的食物,吃稀饭就不劳神咀嚼。在人脑子里盘踞着的一定是尚未解开的结,已经解开了也就消失了,不需要放在心里。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人会不停地说。今天到处都弥漫着空气啊,这样说话的,多半是机器人。那么,在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个现象中究竟隐藏着什么需要大文豪苏轼咀嚼回味的东西呢?

  身在其中就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要想有个全景,就必须跳出来,站远点。当然,事情还不止这么简单。问题的难处在于,站远了,就看不清楚了。近看就看不到全貌,远看又看不清,这就是两难之处。要是不近不远,则既看不全也看不清。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视觉困境。视觉困境不止一个,为什么唯独放不下这个呢?因为这个视觉困境,我们似曾相识。因为似曾相识,所以,听到一次就记住了。为什么会似曾相识呢?下面的解释就有点玄乎了,尤其当你的逻辑能力不够的话。

  似曾相识,就是指这样一种感觉:应该见过,但想不起来具体在哪里见过了。那么,在哪里见过呢?哪里都没见过。尽管哪里都没见过,还是可以似曾相识,因为曾听到过。尽管哪里都没有见过,没有听到过,也没有闻过,但还是可以似曾相识,因为经历过,因为不是非要见过听过才算是经历。开心悲伤等等情绪体验就是经历。因为自己经历过忧愁,所以,看到别人忧愁就觉得似曾相识甚至情绪低落起来;孩子们因为没有经历过忧愁,不知愁滋味,所以,不理解大人为何暗自落泪。那么,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个在视觉经验我们还在哪里经历过呢?答案是,这个视觉经验,我们曾经在人生中经历过。

  与“不识庐山真面目”相近的另外一个成语是“当局者迷”。“当局者迷”后面一句是“旁观者清”。对于自我极为脆弱的人而言,迷乱的当局者则是别人;清醒的旁观者才是自己。而事实上,当局还是不当局,境遇完全不同。看人挑担不吃力,并不意味着担子没有重量。当然,如果始终以当局者的身份出现,事后从来没有回头看一眼,那么,即使玩上一辈子也未必知道棋局玩的究竟是什么。对于已经学会了自嘲的人来说,这样的解释也是可以接受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与“近了看不全,远了看不清”讲的是同一个道理。略有不同的是,能不能看清很直观,而迷还是清则不那么分辨更谈不上直观。更不直观的是关于“入世”“出世”的观念。没有能力接受现实生活的痛苦的人想到了“出世”,年轻人或者觉得离开现实生活又毫无意义哲学家试图利用他人实现自己的政治家又声称要“入世”。在本质上,“入世”与“近看”、“当局”并没有差别;“出世”与“远看”、“旁观”也是一样。三句话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揭示了人生所面临的两难困境:近了就看不全,远了又看不清;当局了就迷,不当局就是不当局;入世了就是痛苦,出世了还叫人生么?人生的一辈子,大多数人,近看看就算了;而贾宝玉那样的人,只肯远看。正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触及的人生困境,与一时一地的具体场景无关,所以,不同地点不同时代的人对此都似曾相识。也正因为此,苏轼同学把这句写在了诗中,不怕后人贻笑大方。

相关Tags:人生生活

猜你喜欢

精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