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精神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历史精神》是一本由钱穆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一):爱国主义读本
钱穆先生通晓中国文史,此书也是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著述。书中认为,历史因人类的生命而存在。历史不止于当下,更活在当下、活在未来。对于中国政治,钱氏提出了他的观点,即并不是专制政府,因为除了皇帝世袭,政府各级官员均因选贤任能选拔,可以说是中国式民主选举的雏形。对于文教道德,钱氏认为中国的文化教育融宗教、道德、社会秩序为一体,道德精神是中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全书加深了对中国文化优越性的理解,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本爱国主义读本。(2017.06.30 听雨轩)
《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二):读《中国历史精神》一点心得
最近读了钱老先生的《中国历史精神》一书,所表达的思想与他其他的著作一脉相。看过后我深有感触,总结钱老先生这本书的主题如下,算是自己的一点心得。
中国历史精神是道德精神,道德精神即人们发自内心地去追求理想的做人标准的精神,这也是人生的大“道”。道德精神陶铸了历史上的每个人,形成了中国文化,影响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教育,进而演变了中国历史,成为了历史精神。人性本善,人若能遵循天性向善,并将此天性发挥到极致,就能影响到别人,让自己的善与行为活在别人、后人的心里,从而让其他人都向善,从此过程中自身也可获得极大的满足与快乐,达到“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境界,进而实现人生的不朽,将自己短暂的自然生命转化为长久的历史生命与文化生命,这就是中国的道德精神。
现今社会的诸多问题产生,正是因为这一种精神堕落,所以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向内重新唤醒这种精神,而不是过多地崇尚、模仿西方文化。纵观中国历史,文化演变进程中不少低谷、混乱黯淡的时期,但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坚信“大道”,不为环境外部因素所左右,能在昏暗的年代给人希望、在丧失信心的年代给人信仰、在前途未卜不知所措的年代给人办法与出路,以身作则并感染熏陶着他人,最终扭转全社会的气运,实现文化的复兴,民族由衰至盛。中国五千年屹立不倒依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每个人都活在当下,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明白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去实现文化、民族的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一是寻求解决当今问题的办法,自上而下引导实施。中国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生活,只有在中国人自身内部寻找答案,分析中国历史的演变,分析历史上的中国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中国人的思想,再结合现实,才可找到解决当下问题的办法。
二是注重自我修身,以下而上地影响社会生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基本的就是要修身。这需要所有中国人参与进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个有道德的人、理想的中国人,坚定信念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实现道德精神的复兴、国家民族的复兴。
《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三):拾回失落的道统
读钱老的书有一个好处,你不需要按照时间序列来读他的著作,因为他的观点一直没有变化,一直尊崇儒家思想,一直推崇宋代的书院式教育。但是读这本《中国历史精神》需要特别留心的是它产生的背景,脱离了这个背景,可能会忽略了它的社会意义。1951年,旧的秩序已经被推翻了,共产党刚开始执政,建立新的社会。在知识分子阶层进行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钱老的演讲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
“《中国历史精神》是1951年春钱穆先生在台北应国防部高级军官组之特约讲稿,钱老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的演讲引领执政者们重视历史的价值,通过尽可能还原中国的史实,来挽回或者说扳正正在扭曲的价值观,在传统的基础上重建家园。”
“一个现代社会重要的并不仅仅是打破传统秩序,同时需要建立起一套新的体系,它一定还是从中国传统脉络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体系”。这是50年后,吴飞在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做出的评论。这似乎可以说明,从建国初期到21世纪初期,整个社会还处在旧秩序和旧价值观已被分解,可是新的还没有被构建的动荡阶段。
“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此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钱老直接指出新文化运动“打倒二千年来的学术思想而全盘西化”是一种变态心理、反常情感。他著书立说倡导恢复传统的价值观,他成立新亚学院,都是为了告诉大家要重拾传统。“中国历史知识的复活,才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复活,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复活”。
钱老从政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用中西方(主要是欧洲大陆)对照的方式来述说中国历史知识。当然,钱老并不是客观地陈述事实,而是带着品论的口吻,告诉我们,全盘西化的错误、当时主流价值观对西方的认知错误,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更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案。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中提出西北与东西的平衡与融合才是文化新生的源泉,现在的中国西北地区仍然比沿海地区落后,”今天中国,全为西方商业吸引,大家都跑向海边“。当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并没有持久地执行下去,到2014年,自贸区在沿海地区遍地开花,或许会使西北与东西更加不平衡。钱老希望当权者可以听到他的谏言而有所行动,可惜,他又一次失望了,就像当年新亚书院因为香港政府的一声令下,并入香港中文大学,失去了书院的独立性,因此钱老也辞去了校长的职位,在美国继续给《论语》做注解。
这本书并没有讲详细的历史事件,很多观点也没有以充足的史料来支撑,当年钱老是给当权者开讲座,试图通过这几场讲座来引起他们对历史的重视,进而影响政治决策。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这本书也许会触发你去观察和了解人生、社会,进而解读出你独有的意义,“史学实际是要观察了解全部的人生,来求得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附:
1. 如果想了解中国史学,可以读顾颉刚的《中国史学入门》
2. 如果想了解钱穆的核心思想,可以读《新亚遗铎》和《人生十轮》
3. 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哈佛的博士论文《浮生取义》研究自杀的,讨论的是善恶问题,值得看。
《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四):读《中国历史精神》之感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通读钱穆先生新校本著作《中国历史精神》,对于书中所述钱穆先生的诸多观点颇有感触,不禁感慨于先生在自身所处时代,竟能够对民族和国家走向有如此深入的剖析和大胆预测评价,着实是值得赞颂的精神领袖人物。《中国历史精神》一书是一九五一年钱穆先生在台北应“国防部”高级军官组的特约演讲稿修订而成,全书应演讲时间分为七个主题:史学精神与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中国历史上的国防、中国历史上的教育、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七个主题互相有所偏重但内容实质相互关联。书中从中国历史出发,通过一系列分析与实证提出了很多可供参考的历史研究方法。同时通过对西方历史发展的概述,提出自己对于西方哲学、宗教、教育等方面的看法,并与中国历史与现代近况做一对比,引出自己对于今后中国发展之积极态度。
书中开篇提到,作者成长在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黑暗的时期,曾认为国家未来希望黯淡渺茫,甚至周遭声音都在说中国即将步波兰、印度之续,被帝国主义国家所瓜分。但有一日读到梁任公先生的《中国不亡论》,终于激起自身对于国家未来的探究,并自此虔诚地研究历史以证中国未来的“不亡”,终将历史研究奉为宗教般的信仰。
书中很多观点在现在看来有失偏颇,但考虑到钱老所处的时代,这些并不影响整本书的思想高度。钱穆先生提出中国历史精神即是道德精神,这是一种站在民族思想高度上提出的观点。我们将道德二字拆分来看。中国历史的教育方面最重“道”,孔子的背后便是中国人的“道”,从“道”的角度来看一切无分高下,皇帝受教时也要尊师重道,要尊崇人格尊严。中国人追求人生不朽却也不求出世与来生,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讲的便是人的“德”到达一定境界后便可以成为圣贤。人生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言,德在功言之先,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德”之高尚的重视。
而本书中也存在许多现在看来知道的商榷的观点。这本书著于一九五一年共产党执政时期,此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因此很多论调必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来解读。书中能够明显看出作者的尊儒思想,言语中将孔子尊为无上圣贤。我们诚然要认可孔子思想的透彻和超前,但也必须理性看待儒家思想,文化的多元性才能够刺激民族思想向前发展,但作者观点中仅尊孔,甚至对老庄思想盛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批评。作者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观点:立国精神应走逆势,不应走顺势。从史实来看这句话很理性,一个地区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文化精神便很难向上。因此提出前朝如南京等地已经不适合设立为新中国首都。到这里的观点现在看来都是有根据有道理的。但是关于提议移都西北的说法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诚然西北地区在其文化发展潜力上是很优秀的选择,但是新中国刚刚建立时内忧外患不断,彼时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提出移都西北的建议显然是对于国际局势考虑不充足的。而书中对于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家的思想提出的质疑也是值得更深入思考的。
读此书需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进行有取舍的思考,而不能将作者的观点带入现时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他的意义。这是一本思想高度令人称赞的好书,阅读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思维的清醒,在了解历史、掌握看待历史的方法的同时,获得思维判断上的提升。
《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五):中国历史文化应当成为我们的信仰
一直都想完成《中国历史精神》这本经典之作的读后感,但是这半个月真的是太忙了,两波领导组团过来检查,简直累的不要不要。昨天正想提笔,结果被“赵薇事件”吸引大半晚上,慎思极恐,只能坐等结果。
常听人说甚至自己都能够感觉的到,大部分中国人都是缺少信仰的,根本没有一个长期的能够令自己一直追求下去的目标。有段话我觉得说的很在理,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开始进入一个按部就班的轨道,刚能走路说话不久就准备上幼儿园,幼儿园到了忙着上小学,小学要天天向上争取进入好的高中,高中要拼死拼活进入好的大学,进入大学读着并不是自己选的专业不久就要准备工作读研,接下来就是生活、房子、车子、岳母娘、婚姻、孩子和孩子的再循环,人这一辈子就在这满满的生活压力与物质目标中走向晚年。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拥有向“钱”看的人生信仰也无可厚非,毕竟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饭都没得吃,管球你的精神信仰?但是在这里,我得讲一个问题,今天讨论的不是你信不信仰的问题,而是当今中国有没有值得信仰的东西?
一直以来,网上经常会出现很多抹黑中国的新闻,警察城管暴力执法、严峻的医患关系等等等等,让很多民众都不由的形成中国一片水深火热的唯西方那一套才能拯救中国的潜意识。但是,新中国发展到今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无论纵向还是横向对比,都由不得我们认同习主席提出的坚定当前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钱穆先生在这本书中,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等几个方面追本溯源的就中国历史文化与西方历史文化相比,其优势精华之处。参考此书撰写的年月,由衷的佩服钱老超前清醒的认知,读毕令己醍醐灌顶。
当前我们的认知中,一谈到唐宋元明清以及之前的朝代,我们脑袋里面总会想到专制、封建等词语,“不信书、不唯书”的告诫成了我们耳边风,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专制?为什么封建?对过去历史专制的认同大概是从清朝后期的运动开始的,如辛亥革命中的“打到两千多年了的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废止汉字”“一切重新估价”“打倒两千年来的学术思想而全盘西化”、后来的“打倒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批万批专制开”,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制度彻底的钉在了耻辱柱上。可是中国历朝以来的发展,真的如此不堪?
一讲到政治,就会有人出来说西方近代政治是民主的,中国则自秦迄清,二千年来只是由一个皇帝来专制,殊不知自唐始就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权,还有御史台、谏官对皇上与群臣的监察;宋、明两代亦设此机构,只是从元、清两代始对皇权的限制逐渐减弱,直至流于形式。同时,从人才选拔来看,自古以来“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选人用人标准就存在,从秦汉起,中国就有“选举制度”,唐代以后建立了“科举制度”,即自由报考公开竞选制,由此也开辟了一条平民寒士的平步青云之路。如果真的是专制不堪的,会有所谓西方民主精神体现的“三权分立”与“用人为贤”吗?
再讲到中国的教育,历史上中国历朝历代出过多少的大师?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唐宋时期繁荣的诗词文化李白、苏轼等,元明清时期各类才子,以及在之前年代成长起来的钱学森、钱三强、钱穆的“三钱”(还有很多,此处不列举)。“三钱之后,中国再无大师”,为什么没有大师?为什么在过去的年代,我们能够培养出如此多的能人志士,现在教育条件这么发达的今天,反倒出不了影响深远的大师?中国历史上各门各派都莫不以教育哲学为其最高的核心,中国的任何一学者,几乎全部是教育家,孔子和儒家倡导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文化教育”是不是正是当下中国在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侵蚀下所缺乏的关键药引吗?这样的文化传统是应当为我们再学习,还是再抛弃?
再或者是中国历史上国防中体现的“屯兵制”与外敌多次入侵的坚韧与和平精神、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中“向善”、“博爱”、“以己渡人”的担当与责任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当今社会缺少的,而且反过来值得来肯定我们中华民族的过去当今,且值得在未来的时间认同的东西。
再次强调要树立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借用原文一段话结尾:中国历史知识的复活,才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复活,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复活。到那时,中国才能真正的独立自存了。否则思想学术不独立,国家民族不会能独立,不会有出路。一个全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绝不是有大好出路的民族。
中国历史文化应当成为我们的信仰
《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六):无宗教无信仰?,没关系,“道”更加高明
有人说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中国文字功不可没。而欧洲之所以长久的分崩离析,多国家统治,原因也在于语言种类过多,没有统一的语种。
在我看来,这只是原因之一。文字固然重要,然而一个国家的文明核心精神,才是支撑这个民族始终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钱穆指出“中国历史精神在于人文精神”,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而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于“道”。什么是“道”呢?
所谓“道”是做人的标准,也就是道德精神,它是中国人积极争取的一种“理想人格”。钱穆认为,中国的道德精神才是构成中国历史的主因。他从中国人的宗教观、中国的“士”精神、中国文化的内倾性三方面论述了“道”。
中国人的宗教观不朽论:
春秋时,素来以礼仪闻名的鲁国派出上卿叔孙豹出使晋国,晋国的上卿范宣子接待了他。两人在谈论公务之后,谈到一个哲学话题。
范宣子问叔孙豹:“怎样才能做到人生不朽?”叔孙豹先是反问范宣子:“你觉得呢?”
范宣子回答:“我们范家,自尧、舜以来,经夏、商、周三代直至现在,相传两千余年,如此家世,也算是不朽了吧?”
叔孙豹回答:“照我看,那只是世禄,不能说不朽。人生不朽有三项:立德、立功、立言。”
范宣子认为,两千年的家世世代相传,是生命的生生不息,而叔孙豹的立德、立功、立言,更进一步,要求不朽是活在别人的心中,因其言谈功绩被后人铭记。两人的出发点,都是从现世的角度,不涉及灵魂。
由此可见,中国人自春秋时起便已以现世作为人生的标准。中国人不信灵魂不朽,只相信所谓的不朽是在现实世界的行为和道德精神,一直活在后人心中。
性善论:
自孔子后,孟子发明了“性善论”。孟子认为,罪恶的来源有两种原因:一是环境不好,一是教育不良。
现在看来,这两条更像是西方心理学派的社会心理学,只不过孟子的学说早了两千年。
在中国人的内心,人性是善的,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愿意去相信别人、相信政府。所以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都可归属与政府,这是中国传统的以“职任”看政府,而不以“权力”看政府。
所以当出现南京彭宇案、刘鑫案时,人们才会那样愤怒。愤怒的原因,无外乎觉得刘鑫们辜负了人们心中对善的定义。以那样的恶来回报善,挑战了人性的极限,故而刘鑫被唾弃。
所以,“不朽论”和“性善论”是中国传统两个非常重要的道德观念和理论,而中国的“道”,也是由这两个理论相辅相成,发挥出来。
“道”并非是由外面对于我们的束缚,而是由人类自己的内心要求。中国文化虽没有宗教,但却有最高的宗教精神:即是对人类自己天性的信仰!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中国文化自古讲求人人平等,因为人人平等,所以不朽的生命,人人都可以获得。人性的最高表现,在于“爱”和“敬”。 “爱”和“敬”是人人都拥有的,也是人人心中所能的,所以人生的最高理想和境界,便是在自己的心上表达,人人皆为别人着想,人即是我,我即是人。就生命而言,融成一片,方见大同。
这个观点就现在看似乎有些乌托邦的感觉,因为人心的不可捉摸,因为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人性的恶更多的被暴露在世人眼前,让人不由怀疑人心的丑陋是后来的熏染还是先天所备。但我想,人生在世,必怀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人生才能更快乐。人生的愉悦不仅来自于外在的物质,更多是精神上的追求与向往。
人生来爱美,爱一切美好而纯真的事物。正因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才使得人类最终繁衍生存下去,最终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五大文明纷纷覆灭,只有中华文明屹立不倒。因物质性的文明若无精神性的支撑而终将会崩塌,只有精神中对道德境界的追求,对“爱”与“敬”的向往,最终使得中华文明绵延不绝。
中国的“士”精神在中国,士、农、工、商被视为一个整体,钱穆先生说中国是由此构建的“四民社会”。而士据于领导地位。
汉代时士全由农村出来,所以士身上天然有一种淳朴敦厚。汉代注重踏实历练,汉代的吏治也为后代称颂。士大夫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纷纷入仕,以学术领导政治。
唐代承接两晋南北朝,还犹有门阀遗风,所以门第观念深入人心。为了进行改革,唐代开始实行科举,从平民中选拔人才。
宋代国力衰弱,辽和西夏对宋虎视眈眈,士大夫一腔愤怒无处可泄,便开始私人讲学,于是书院流行,各处都是。宋代也因此文化大盛。
所以宋代流传最多的,除宋词以外,还有绘画,如《清明上河图》;瓷器,如定窑、汝窑的陶瓷;如丝绸,刺绣,等等。
明代时士大夫兴建义庄,与书院相似。王阳明及其坐下弟子在广场建一个台子,在那里讲授国家大事、实事经纬。听课的人,贩夫走卒,各色人等都有。民智开启,全赖于此。
因此,中国的士,始终有着兼济天下的理想与抱负。而中国文化的传播,也赖于士的传播。
中国文化的内倾性小时候听到很多故事,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小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手里的笔开了花,他发誓要做一个著名的大诗人,于是后来有了一个成语“妙笔生花”。
屈原因深切爱着故国,楚国楚怀王被掳,他便投江死去,中国人为纪念他,遂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
南朝时著名诗人陶渊明,因厌恶官场黑暗,发誓“不为五斗米折腰”,遂辞去官职,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这些诗人的作品,我们却未必看过;这些诗人的故事,我们从小便耳熟能详。西方人从小都要读莎士比亚,但你问他莎士比亚是个怎样的人,他不见得能说出来。因西方人在意其作品,不在意其个人。
而中国不然,中国最上乘的作品由本人和其个性一起创造出来,作者与作品是“合一”的。因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道”。
李白会舞剑,喜欢喝酒,更喜欢在喝醉酒后写诗,所以他能写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样的千古绝唱。
司马迁写《史记》,摒弃原有的编年体形式不用,独开纪传体先河,以人物带动事件发展。自《史记》起,中国二十四史正史统统以纪传体书写。司马迁尊重中国历史精神,明白人才是事件的中心。
钱穆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时提出“历史要以人作中心”便是这个意思。
中国文化以“道”为理念,所谓“道”便是文化中“有价值意义者”。中国文化的内倾性,正在于把文化传统精神表现寄托在各个人之“身”与“心”,乃是以各个人为中心出发点。所以,当西方的外倾性文化以聪明、智慧、技能、才华表现到外面具体物质上去的时候;中国以日常亲切处,细微轻易处,人人皆所能的地方着手,以个人的德操与人格修养逐渐渗透,不表现在外,却为外力无可奈何。最终古埃及的文明之花陨落,只留下金字塔供人凭吊。而中华文明之光,却如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改变了时代气运,复兴了整个国家,使得中华文明绵延不绝。
道家说:“大道至简”,儒家说:“人人皆可为尧舜”,墨家说:“兼爱”……说到底,中华文明,无外乎一个“道”字。因中华之“道”,在于人心中,以人人平等之理念,鼓励人人向善,最终世界圆满,天人合一。中华也因有此“道”,而繁花似锦,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