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文学网

《东北抗日联军》经典观后感有感

分类: 美文  时间: 2021-01-21 01:17:59  作者: 小磊文学网 

点击全文阅读

《东北抗日联军》是一部由李文歧执导,李泓良 / 王洛勇 / 成泰燊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一):抗日战争师级以上阵亡将领名单:东北抗日联军23人

抗日战争师级以上阵亡将领——东北抗联23人,八路军1人,新四军2人。

东北抗日联军

1. 李学忠,第二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8月,吉林省抚松县

2. 王德泰,第二军军长,1936年11月,吉林省蒙江县

3. 夏云杰,第六军军长,1936年11月26日,黑龙江省汤原县

4. 宋铁岩,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11日,吉林省蒙江县

5. 陈荣久,第七军军长,1937年3月5日,黑龙江省饶河县

6. 金正国,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黑龙江省桦川县

7. 刘曙华,第八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22日,黑龙江省勃利县

8. 李延平,第四军军长,1938年11月20日,黑龙江省五常县

9. 王光宇,第四军副军长,1938年12月,黑龙江省五常县

10. 王克仁,第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1939年4月23日,黑龙江省穆棱县

11. 侯国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副指挥,1939年8月24日,吉林省安图县

12. 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23日,吉林省蒙江县

13. 曹亚范,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1940年4月8日,吉林省蒙江县

14. 王汝起,第二路军一支队支队长,1940年5月21日,黑龙江省饶河县

15. 赵敬夫,第三路军三支队政委,1940年7月20日,黑龙江省德都县

16. 高禹民,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委,1940年12月1日,内蒙古阿荣镇

17. 陈翰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1940年12月8日,黑龙江省宁安县

18. 汪雅臣,第十军军长,194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五常县

19. 张忠喜,第十军副军长,194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五常县

20. 魏拯民,第一路军副司令,1941年3月8日,吉林省桦甸县

21. 郭铁坚,第三路军第九支队参谋长,1941年9月20日,内蒙古莫力达瓦旗

22. 赵尚志,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黑龙江省鹤岗

23. 许亨植,第三路军总参谋长,1942年8月3日,黑龙江省庆城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

1. 左权,18集团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山西辽县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

1. 罗忠毅,新四军6师参谋长,1941年11月28日,江苏溧阳

2. 彭雄,新四军3师参谋长,1943年3月17日,江苏连云港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二):血红雪白赵尚志

大概在1991年的时候,由导演李文歧执导的中篇电视连续剧《赵尚志》,不仅成了万人空巷的热追大剧,而且备受嘉赏获奖无数,而李娜一首片尾曲《嫂子颂》,更是唱尽了中华儿女对东北这片黑黑的土地的无限爱恋与深情。如今二十多年过去,黑土依旧,李文歧导演的激情依旧,他全新执导的同样以东北抗日联军,以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等东北抗日英烈为题材的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而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所以看起来,格外有现实意义。

赵尚志,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和杨靖宇一起领导东北军民和日军展开多次较量,后在和日军战斗中牺牲。杨靖宇和赵尚志被誉为抗联名将中威名最盛的“南杨北赵”,分别领导南满和北满的抗联。他们都战斗到最后一人、最后一刻,均堪称“悲壮”,而且更让人痛心的是,根据记载他们都是被日本人收买、教唆的汉奸,乃至抗联叛徒亲手杀害。所以,东北抗日联军史既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史,也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悲壮英烈歌。

在《东北抗日联军》中,赵尚志由在国际电影节屡获大奖的文艺男神成泰燊扮演,相较于成泰燊既往一系列比较内敛和儒雅的形象,今次出演赵尚志,可算是一次突破,但追了几集之后,确实也发现,人物角色搭配得当,历史上的赵尚志,并非只是一介莽汉,而是出身于黄埔军校的高级战争人才,他身上的杀敌气势与战场智慧,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本剧的开篇,观众就能看到被困于狱中的他洒血盟誓,要与日寇斗争到底,这一次的誓言,陪伴了赵尚志的光辉一生。

成泰燊在对角色的塑造中,擅长于内心戏的挖掘,又强于用表演的细节,来带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当然,在赵尚志这半生的征战中,他所遭遇的状况,是正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无论是部队的组建,还是与莫名其妙的巡视员的斗争,以及营救不听劝告执意前行的队友,他的是非观念非常直白,在大是大非之间能分得清主次,是一个典型的刚直不阿的军队首领,这其中,有他对人民的热爱,也有他对党的忠诚,特别是在被误会,开除出党之后,更突出了他不离不弃的追随。

赵尚志的队伍本在健康发展,却不料后来的巡视员是“神功”大侠,将整个部队搞到乌烟瘴气 ,流失了很多战士,再加上战争的损耗,死伤惨重,上头部队降罪下来,赵尚志在被诬陷后大发雷霆,泼水泄愤,这一切都让视纪律为生命的党组织非常痛心,当即将赵尚志开除出党。工作上的误解和组织上的处分,对赵尚志而言不啻为晴天霹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拼命撞树,也得不到解脱,虽然疯狂,却让我们看到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

当然,也是有赵一曼的开脱,以及父亲的抚慰,让赵尚志不求名份的继续加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潮中去,在那一刻,他是的的确确的无冕英雄。其实很赞成泰燊的演技,他全身所蕴藏的力量,总能在一瞬间达到全值的爆发,或许这也就保家卫国的气节所在。但庆幸的是真相总会水落石出,赵尚志也终于等到平反之日,前来视察的领导发现了赵尚志的能力超强,也发现了省委把赵尚志开除党籍的错误之处,于是又请赵一曼写申请,为赵尚志恢复了身份。

组织的认可、领导的信任、党的明察秋毫令赵尚志兴奋异常,更加威风八面的抗日英雄,继续奋斗在这片雪原之上,都说血红雪白,那是用全身心生命换来的胜利时刻,我们应当永久铭记。而赵尚志的扮演者成泰燊也无疑通过这个角色,向公众展示了自己角色诠释的无限可能,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或许只是一个 调侃式的解释,但对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英烈们而言,这是他们文成武就的最真实写照,愿我们永远铭记。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三):战斗在白山黑水

东北抗联的电视剧已经出了三个版本了,像赵尚志,杨靖宇都有个人的传记式的的电视连续剧。这次制片下了血本,又在中央一套播出,由王洛勇,成泰燊,刘威葳主演,演员阵容较之以往版本都比较强大。

故事以南杨北赵中保中三条主线为引子,杨靖宇、赵尚志都是名声在外,而桦甸红石的秘密营地,杨靖宇就在那和日本鬼子周旋了三年半。

东北抗联的人员成分比较杂,一共是十一个军,周保中算是寿终正寝,活在建国之后,而且早早的退出官场,没有进入政治搏斗的漩涡里,朝鲜太祖金日成就在他的手下。翻开里面演员表,数码时代好过以前翻阅历史档案馆,可以轻轻的敲击键盘,把那些陌生的,不陌生的历史名单,一一在百度里进行搜索,查查他们出生和何时去世,49年之前的大多都是战死,杨靖宇,赵尚志,赵一凡,王德泰,也不排除内斗,电视剧《十三省》里的原型祁致中因为和赵尚志不和,都枪杀于1941年(可能是),赵尚志也是间接的死于内斗,成为苏联共产党和延安共产党博弈的牺牲品;68年左右皆被文革迫害,比如冯仲云,而李延禄这样的被迫害后能活到80年代挺不容易;50年代大多的病重,李兆麟这样的40年代被特务暗杀一是个例外,各种版本具体如何,真是不得而知。

谢文东和李华堂都是土匪出身,更早的张作霖,张宗昌,马占山开始都是土匪出身,土匪抗日有他的双重性,早些年建立统一战线,不去深究土匪自身问题。土匪主动抗日的原因根源,说是反抗精神和爱国精神,都有些意义的夸张,有一些民族的认同感是肯定的,更多是土匪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和追求,因为日本侵略者残酷的政策的压迫,威胁到了土匪自身的利益,使一些土匪不得不反抗。谢文东和李华堂都是投机心理,李华堂在赵尚志死后,没有人能信任他了,跟着的大哥不在了,最后走向了我党的对立面。

那些死的早的土匪,可能都是烈士,死的晚的土匪,就得因为纪律散漫,被思想整风时而清算,老北风张海天死在40年代真的幸事。土匪抗日也是一种必然,因为民族矛盾上升,阶级矛盾下降。

抗联的烈士太多了,东北的每个地方似乎都能听到一处传闻,我家那个小镇,在金山公园就有夏尽卿烈士之墓,2000年以后就被迁移到北山烈士陵园了。岭东的魏拯民殉难地,现在还可以找得的。

对比华南,华中和西北的抗日武装,东北抗联应该说留下了精神财富,总的来说在结果上失败了。除了缺乏正面战场的支持,就是日本在满洲驻扎的时间太久了,没有一处稳定的抗日根据地,加上东北生存环境的恶劣。在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的先后牺牲,东北抗联最后不得不退到苏联境内。

东北这七八十万平方千米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叫“关东”(吉林卫视有个叫《关东》的纪录节目还是不错的),我觉得还是拍一个跳出意识形态的东北抗日电视剧,应该是把历史追溯的更早的一些,因为东北抗日不光是东北抗联(组建于1936年2月至1937年12月,坚持到1940年前后)在抗日,更早还有东北抗日义勇军(1931年9月下旬开始兴起,坚持到1940年前后),像丁超,李杜,冯占海还有马占山,苏炳文都是里面主要力量,还有黄显声(《红岩》里面写到黄显声,和江姐一起关在渣滓洞)。

在1937年全面抗日之前,东北抗日义勇军影响下,有1932年的19路军的淞沪抗日,1933年的长城抗日,知名的有喜峰口战役,还有冯玉祥和吉鸿昌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回头在说这个电视剧,饰演周保中的演员可比周保中本人帅气多了,和吉林的渊源最深。是东北光复后。就是45年第一位进驻吉林省的中共高级干部,写了一本书叫《战斗在白山黑水》。白山黑水今犹在,历史似乎还在眼前。

2015年7月14日,星期二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四):《东北抗日联军》:刘威葳赵一曼,共此灵魂时刻

中国近代有很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抗战史,大都是萦绕英雄人物的真实事迹扩散开来——而《东北抗日联军》就是一例。

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中取材于东北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史,在东北抗日战争史上有着一位具代表性的女性“赵一曼”,刘威葳饰演的赵一曼,虽有着浓烈的文艺书卷气息却让人时刻能感到这是条铮铮女汉,她宁静优美的面庞中有着冷静与绝望,令人既想亲近又心生敬重!

换作今天,“赵一曼”的命运可能截然不同,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积极正能量,对同志有着强大的心理疏导能力,前途一片美好。然而,这种命运选在战争年代,这位女性没有被现实压倒,在恶劣的战争中,她反而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刘威葳饰演的赵一曼,有种合二为一的感觉。她对角色的揣摩细腻生动,不失真实感。比如有一个片段,赵一曼在抗日斗争中和老同志接头,她当时已很饿。这个时候赵一曼会怎么做?要知道,即使在抗争年代,赵一曼亦是一位精英女性,她的着装发型一丝不苟,她受到良好的教育令她举止穏妥。镜头下,赵一曼和老同学叙旧,她一边手捧着馒头渣往嘴里放,一边谈论着话题。她的动作有些狼狈,但神情镇定自若。刘威葳对人物有着自己的悟道,对这位女性的心理和时下心境有着她的一套心得,在这种战争剧里,她真实又恰好到处的还原了历史人物原貌!

坚定再坚定,就像一团火,触着便烧,没有退缩之处,这是女英雄赵一曼的选择。这种选择看似壮丽绚烂,然而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去成就。如霸王率军征败,拔剑自刎时也只是年仅30岁。他们的出发点或许不是在史上留名,只是为了成就心愿,向往。他们坚定了就一无反顾。赵一曼的眼神里没有退缩,没有犹豫。在她拥吻儿子哪刻,透过她,看到她的无限眷恋,如果镜头留在了这一刻,不知多美好。但她还是选择了踏上抗日征途。刘威葳对亲情的演绎镜头在片中并不多,这是埋伏最深的一笔,这一段镜头在后来的故事里每每想来令人回味无穷,似有千结不解。

赵一曼,代表着时代女战士的生死观,在最浅的意义上,是对梦想虔诚诠释。而从人性的角度上看,她有着A面和B面。对自己同志的温暖,对敌人的冷酷。赵一曼被捕后,卷坐在草堆的一角,敌人上前引诱她,企图融化她内心的防墙。她一眼戳穿诡计,狠狠的挖苦对方。敌人疯狂审讯后,赵一曼重伤昏迷。她在弥留之际仍不忘叮嘱同志注意隐蔽,安排好同志的退路。这个时候的赵一曼是脆弱的,她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清澈,但明显已重病不堪。在敌人运她去医院后,她的眼神是直的。从哪个镜头看去,赵一曼没了表情,这个人没有了生气,即使残留在脸上的伤也难以识辩她的状态,分不清她到底还活着没有。而电视镜头中,医院护士也是吓了一跳。刘威葳对人物这种无声的定力演绎到骨髓里,这种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对命运有了深刻的渗透,把自己与人物命运系在一起的完美结合。表象的东西可以通过外在强制性的灌溉和打造,但能引起人共鸣的实质却需要融入自己的情绪和偏好。刘威葳在拍摄中也面临着穿着厚厚的棉裤湿透了全身,被炮火的烟熏得难受,但她自己觉得女英雄当时这些都经历了,今天还原女英雄,在演戏有什么经受不了!这不仅仅是艺人对职业的尊重,更是一个人身体里的血性在发热。这种冲动与坚持,让我肃然起敬,我们有多少年没有如此深爱过一件事情了。这种职业精神不是普遍性的,是福至心灵的净化,让我对这个演员又多了几分深刻的了解。

《东北抗日联军》的作品总看来是波澜壮阔的,刘威葳从赵一曼身上找到了自己,那个她才会有意义。她在整个作品中,不断抵抗和挑战自己的形象,赶走了女英雄凝固的象征意义,为人物填补了时代的遗憾,让人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多更深的想象。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东北抗日战争中的事迹有较多的启发。很多观众并非是一个痴迷的爱国主义者,但对于历史都有着国家情杯,使我们无法拒绝对它的感情。透过这个作品,还原了人物沉痛的相遇,这种相遇是几行字无法达到的。演员的天职是展示,眼光锐利的观众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角色,而是一个对自己和作品的又重检验,一个始终把神髓高于角色的演员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五):白山苍苍,黑水泱泱

《东北抗日联军》是近年来少见的优秀抗战剧。历史纪实和艺术创造结合,塑造了一大批忠诚爱国的英雄群像。

有热血,有感动,不雷人,不虐心,无造作,无拔高。

节奏明快,没有注水,艺术真实,细节动人,没有违和感,没有一般抗战剧里那种矫揉的亢奋和狗血的情节。

一、军人出身的英雄

杨靖宇:重点塑造了他坚韧高尚的品质,富于远见的军事才能,擅长思想政治建设,慈爱崇高的人格对战士们富有吸引力。

建造密营,组建少年营,为抗联培养后备力量,是杨靖宇当时的超前之举。

小战士熟睡时杨靖宇为其治伤,杨靖宇最后遭遇绝境时所有小战士不离不弃,异口同声叫的一声“爸”,让人动容……

在毫无支援和全然饥饿的情况下,拖了鬼子六天六夜,牺牲前连开枪的力气都没有。

赵尚志:个性鲜明,熟读兵法,深通谋略。急躁但不盲目,冲动但不盲动。冰趟子之战,营救赵一曼时临时攻打依兰,都是赵尚志卓越军事才华的体现。

当其他幸存的抗联领导人在苏联整顿时,赵尚志宁愿舍弃生命回到东北战场,战斗到最后一刻。正是其热烈个性和爱国之心的体现。

赵一曼:红衣白马美丽女政委。剧展现了其沉稳、坚贞,以及在思想引导方面的才能。被俘后日军用尽酷刑,赵一曼承受了任何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展现了精神上超凡的高度。

周保中:战斗中中枪,肠子塞进去继续战斗;肩膀中枪在没有任何麻药的情况下取出子弹;挥泪斩”马谡“……用很多细节展现了这位英雄的品质。周保中留下的《东北抗日游击日记》,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也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李兆麟:文武双全,沉着机智。

……

二、农民和土匪出身的英雄

祁致中:由反抗压迫的矿工成长起来,觉悟高,善于学习,富有创造。在战地创建被服厂和兵工厂是其创举。

左家兄妹:小土匪大多也属于农民阶层,被杨靖宇的人格魅力打动,逐步成为抗联英雄。

……

三、爱国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

冯仲云:原是大学教授,国破家亡后舍弃舒适环境,成为优秀的抗联战士和革命领导。

章竟洲兄妹:放弃了安逸富足的家境,在战争中逐步成长,牺牲或伤残。

章竟洲本来是一位爱好摄影的文艺青年富二代,却为了抗日逃婚,毅然参军。在军营中不断成长,战斗中被俘虏,成为日本人用于细菌战的试验品,在恋人于芳琪的努力下恢复过来。为了给抗联军制造枪支和解决水电,再次投入战斗。是本剧着墨甚多的形象。

交通员曲嘉岭:当同伴牺牲自己双腿烧伤后,靠爬行把造枪图纸送到。

肖黛舒:善于学习,坚定勇敢。是除了赵一曼冷云金贞淑等军中出身的女英雄之外,进步女青年中的代表。因为想拉叛变的谢文东跳崖同归于尽不幸自己坠落牺牲。

我认为本剧不虐心,证据之一就是编导没有让谢文东开枪打死肖黛舒。

抗战是当时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投入的事业,本剧同时又塑造了其他阶层里的抗联英雄。

成为医生的于芳琪本来也可以过着安定的生活,同情理解抗联,冒险赴军中传授护理知识,始终帮助抗联队伍,最后又孤身一人冒死将重要情报送到苏联;

本是纨绔子弟的富家子弟徐少华,为了抗战捐出了巨大财产。

民族资本家,富商章文续思想开明,积极支持抗日事业,忍受丧失亲人的悲痛和鬼子的侮辱生存,最后一把大火烧掉了自己的家业,并让自己对侵略者控诉的声音传达到了各界。

很想问问导演李文岐:这部悲壮动人的主旋律电视剧主要是想拍给现在的青年们看的吗?主要是拍给王健林们看的吗?主要是拍给王思聪们看的吗?

本剧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前期积极抗战后期走向变节堕落的形象。

如由土龙山暴动开始,成为军长的谢文东;以及给抗联队伍造成致命打击的败类历承先。

在偶像剧武打片怪谈剧充斥的今天。这部优秀的抗战剧幸运地也有一大批观众。

因为人的心都是肉做的,人的血都是热乎的。

每一个有一些爱国心的人,看看这部剧都会找到感动。

白山苍苍,黑水泱泱,英雄之风,山高水长!

《东北抗日联军》观后感(六):《东北抗日联军》刘威葳与“赵一曼”的形神兼备

文/言小夫

作为抗日英雄谱中最著名的女英雄之一,“赵一曼”的故事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无论是从文字记载还是影视作品,“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感动感染几代人,其不朽的英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民心中。所以正在央视热播的抗日革命剧《东北抗日联军》中,“赵一曼”的故事再次伴随抗日战争历史感染观众,令尤其是新一代的小观众们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革命精神和巾帼风采。

因《东北抗日联军》主要讲述的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下东北抗日联军认清时局,继而团结凝聚一致对外痛击日寇的历史故事,所以有关“赵一曼”的故事部分则是以她婚后离开武汉到上海再到东北抗战的历史时期为主。在剧中“赵一曼”的形象被生动细腻的刻画,人物不再是单纯的以革命英雄的高大代表出现,而是注重从描述和呈现人物精神信仰和进步意识中进行立体雕琢。因而让观众在荧屏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赵一曼”,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论“赵一曼”的角色魅力值,更离不开其表演者著名实力派演员刘威葳的倾情出演,在她扎实的演技中“赵一曼”绽放十足光彩。尤其是刘威葳本人的气质与“赵一曼”的形象非常的契合,刘威葳本身气质端方秀雅,大家沉静的气韵中带一抹书香的疏离之美。而历史中“赵一曼”从8岁开始读私塾成绩良好,21岁考入宜宾女子中学才华能力出众,22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出身大家知书达理才华横溢见多识广的“赵一曼”,其气质形象就应该是刘威葳本人气质的卓然加上她对角色的理解认知后所体现出来的,大方得体、秀雅淡然、睿智沉稳。恰似一掬清水照月,静默悠远,又似一卷大写意水墨,大气有态,更似一数傲雪怒放的“玉台照水”,风骨不改。

气质上的出众演衬更掩不住刘威葳对“赵一曼”以细微细致细腻的实力演技进行精心雕琢,从角色出场到听从组织安排到东北负责工会的工运工作时期,到深入艰苦的抗日游击队区,“赵一曼”不同的革命时期,刘威葳都精准的把握研究并全情生动演绎。如刘威葳演绎负责工会工运工作时期的“赵一曼”,用沉静的演技将角色气度从容的智慧领袖特质精准体现。面对革命同志用温煦如三月的微笑温暖抚慰,对待敌人用沉着无畏的态度据理力争毫不妥协,刘威葳炉火纯青的演技让“赵一曼”深刻并生动。

而在“赵一曼”到哈尔滨以东地区参加游击队工作这段革命时期中,刘威葳又将“赵一曼”的改变和面貌有了新的塑造。在历史中赵一曼参加哈尔滨东北区游击队时人称“瘦李”、“李姐”、“我们的女政委”,日伪报纸也惊叹她为“红枪白马”,所以这个时期的“赵一曼”是雷厉风行又果敢爽利的女豪杰。再看刘威葳塑造的这个时期的“赵一曼”先是形象上剪短了头发黝黑了皮肤穿着也更加的随性,从外表上符合角色的身份转变,气场上似锋利宝剑隐透寒光,英气十足。其次是随着革命战争的日益艰巨对抗,身在战斗前线和敌人的较量的“赵一曼”其革命斗志热情和信仰更加强烈。

刘威葳从角色身份改变和抗战过程中思想意识的加深中去感悟体会,并用自己的方式塑造角色的鲜明改变,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整个的人物状态有了很大的表演风格上的释放,所以最终表演出“赵一曼”脱离初期的“娇气”,多了革命行动的力量感。不仅使人想到那段著名的诗词“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

从外到内的层层塑造,人物改变发展的点滴刻画,刘威葳的表演是具体的、到位的和打动人心的,她和“赵一曼”是形神兼备的。但殊不知她本人在开始接触角色时,内心是有一定的顾虑和担忧,最终是在做了一番思考之后才决定出演“赵一曼”。从最终她塑造“赵一曼”的精彩,到结合她接演角色时的曲折,不仅看出刘威葳的实力,更看出她作为一个实力派演员的态度和敬业精神。

正是因为敬业才会希望用最好的表演带给观众最出色的的角色,正是因为敬业才最终敢于尝试突破自我的表演格局。也正是因为有态度,才会注重表演的实力能力及角色质量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只看重作品的名气却疏于水准急功近利。所以有想法有态度的刘威葳,不止塑造了“赵一曼”的精彩,以往的作品和表现也都是令人称赏不置的。

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上官戒慈”,刘威葳动情的表演柔和了一众爷们儿戏的粗狂;《风声传奇》中内敛表演演活“李宁玉”;《新四军女兵》中刘威葳深刻演出“杜铁英”。此外年代剧《香草美人》中身份反转的奇女子“凌烟”、《老爸的筒子楼》中善良隐忍的东方女性典范“许诺”、《雪花那个飘》惊艳蜕变的“徐文丽”、《大家庭》极具个性的“陈涵秋”。刘威葳在不同的作品中,用演技丰足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用她的实力征服了电视观众。

所以《东北抗日联军》中的“赵一曼”演出强烈的个人风格绽放角色魅力,对于刘威葳来说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结果。当然好演员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当下的出彩,其未来的作品也可以预期的精彩。持续关注刘威葳,等待更有华彩的角色入眼入心入情。

相关Tags:生活

猜你喜欢

精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