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最后关头读后感锦集
《走向最后关头》是一本由(美)柯博文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4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向最后关头》精选点评:
●2019252:中规中矩
●不佳。作者试图标榜自己的客观性,不断叙述两种乃至三种不同阵营的官方观点,却暴露出他对当时的局势并没有“同情的理解”,对大势的判断也有问题。他一再指责蒋的不抗战却没有看到cp与军阀虽然高唱口号却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尤其是有些还受日本资助),而蒋一直在备战。有趣的是他指出来日本人很多时候仰赖合法条约行事,中国人却是从反帝的国家民族心态出发的。问题是,把民族主义怒火投向日本,并不是真正合理的朝向。与其为了满蒙夸夸其谈,与日本温和派联手维持稳定显然比让北方大国渔翁得利好的多。结果是双方都日益激进而各种毁灭了自己。这当然是作者没有看到的。
●可与《想象的共同体》结合阅读
●1.对建国与抗战关系之讨论,七七前已有很多。2.蒋在民众中确立其抗日领袖地位,约在胡汉民死与绥远抗战时。3.蒋常言“最后关头”,但他自己尚无何时为最后关头的明确主张。4.攘外安内政策与作为立国之柱的民族主义产生矛盾,使蒋失去优化其政权的机会。5.国共两派史学家对31-37对立的历史叙述各有其合理性。
●good book, isn't it?
●如果看书都能这么快就好了
●不一样的视角
●魔鬼藏在细节里
●一想到作者的这些观点已经成了常识就觉得还是蛮厉害的。历史学家制造真理系列。
●中国近代史发展中的“日本因素”。
《走向最后关头》读后感(一):最后关头
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就是填补了我1931到1 937这段历史的空白…初高中历史书上,以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为主题,日本逐步侵华反而放在从属地位。《走向最后关头》详细叙述了这六年的历史…读完之后,总有点日本人有战术无战略的感觉,中国方面,蒋中正一直都有明确的攘外安内计划…日本方面,总感觉无明确的方针,总是在不断的应急与反应。
《走向最后关头》读后感(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开始以为是从外国人视角看抗日战争的书,看后才知道是讲1927-1937年抗战前中国国内政治势力如何相互倾轧,让日本人步步进逼,最后被迫“团结”抗战的来龙去脉。有很多历史细节是教科书没有触及的,对于客观了解抗日战争前国共斗争、国民党内派系斗争、南京政府与地方军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均很有帮助。如果中国人早一日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民族国家,也就不会有8年抗战的苦难。可以说直至今日我们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走向最后关头》读后感(三):偏离正轨的民族主义
不佳。作者试图标榜自己的客观性,不断叙述两种乃至三种不同阵营的官方观点,却暴露出他对当时的局势并没有“同情的理解”,对大势的判断也有问题。他一再指责蒋的不抗战却没有看到cp与军阀虽然高唱口号却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尤其是有些还受日本资助),而蒋一直在备战。有趣的是他指出来日本人很多时候仰赖合法条约行事,中国人却是从反帝的国家民族心态出发的。如果说民族主义是必须的话,问题是,把民族主义怒火投向日本,并不是真正合理的朝向。与其为了满蒙夸夸其谈,与日本温和派联手维持稳定显然比让北方大国渔翁得利好的多。结果是双方都日益激进而各自毁灭了自己。一边是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一边是“膺惩暴支的叫嚣”,并不是必然的而很可能是双方应对失当的恶果。这当然是作者没有看到的。另外他关于西安事变的论点现在有些陈旧了,不过确实如他所言,无论是否此变,东北军西北军已经和cp联手或至少妥协,cks未能消灭cp并不是由于双12。毋宁说那是结果而非开端。
《走向最后关头》读后感(四):1930年代对日问题的历史遗产
晚清以来,伴随着外国势力在华渗透的深入,内政和外交逐步结合成为紧密的连环体,这一连环的趋势,伴随着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的军事扩张,而达到新的程度。因此,任何对此一时段国内政治的分析,都无法剥离此连环属性,而必须要作出回应。
这正是本书所要处理的主题,即在对日问题成为中国政治生活重要命题的30年代,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如何应对、应用或者回避此一问题(或者资源?),使自身在政治角逐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诚如前言中所设定的目标,作者通过对当时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以及由相关问题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做出了相当细致的分析。
如前所述,对日问题远非局限于外交领域,伴随着日本军事扩张态势的明朗,对日的和与战,也成为刷新国内政治的巨大动力。无论是南京政府内部的各派系、拥有实权和地方当局,或者是日渐发达的民意和舆论,都被卷入了以‘对日问题’为中心的政治之中。罗志田在《乱世潜流》中提醒读者,要注意到晚清民国以来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建设性面相,然而出版于罗著十年之前的本书,已经对此作出了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论证
可以说,本书对1930年代的中国,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分析。尤其对于大陆读者而言,由于中共在49年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在日后的相关时段历史研究中,无论是官方、非官方,都在论述中对于中共给予了远远超出其当时分量的描述,本书则可以视为对此种历史编纂的某种克服。
然而,如果是以“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日本因素”这一主题来衡量,作者对于某些问题的讨论,似乎仍有有待深入之处。作者在政治互动的考察中,将“独立民意”作为三重力量之一,从作者所援引的材料来看,更多的是侧重于舆论界和大中学校,间或提及产业工人。但是,30年代国民对日态度的日趋激烈,就于舆论界和青年知识者而言,更多是对于日本扩张野心的愤怒和担忧。而对于另外一些群体而言,则是实际的经济利益受到的损害,例如彭南生《半工业化》一书所论证的,“九一八”之后,日本对东三省的占领,使得在20年代以来盛极一时的众多手工业失去了市场,由此面临凋敝和破产的命运。
这足以提醒我们,中日问题和当时政治的连环性,经由摧折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内产业,进而将更多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卷入到这一漩涡之中。因此,日本扩张在其他层面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由此推动的政治变迁,也同样应该纳入到相应的研究之中。
“统一”作为一种具有相当认可度和潜力的政治观念,其影响民初政治和北伐,已经有相关研究阐述。本书作者令人信服的证明,由于日本军事扩张的加剧,建立一个统一、强力的中央政府,成为1930年代国内政治的历史出口。而这种现实的选择,结合“统一”自古以来在国史所具有的相当合法性,将蒋介石推上了历史的中央。吊诡地是,蒋因为对日态度的暧昧而受到普遍的指责和怀疑,然而正是日本扩张的加剧,助力蒋在1937年接近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目标,比1927年以来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
当然,蒋的这一地位在抗日后期已经受到明显的质疑,此后经过内战失败而最终退出大陆。然而,蒋个人在大陆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类似权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的终结。柯博文认为“中国开启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之路,其建筑师是毛泽东,而非蒋介石”。然而,30年代经由日本入侵所造成的权力结构,也恰好成为蒋介石留给毛泽东的政治遗产。对于毛泽东领袖地位的形成,长期以来始终是侧重于其在D内的崛起和巩固。但是毛在49年之后作为全民族领袖地位的确立,显然不并能完全还原为其在D内领导地位的形成过程,必须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中,相应权力结构和心理结构的支撑。而本书对于30年代中国政治的分析,则对这一问题,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启示。
相关Tags: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