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精选10篇
《洪水泛滥之前》是一部由费舍·史蒂芬斯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乔治·布什 / 比尔·克林顿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小磊耽美文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复杂性
《洪水泛滥之前》,莱昂拉多·迪卡普里奥作为联合国和平大使,走访世界各地,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和破坏规模到底有多大,以及这些环境影响如何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美国原油开采地寸草不生、满目疮痍;格陵兰不断融化的冰盖;被海平面上升严重影响生活的斐济;雾霾笼罩的中国;努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印度;为了提供更多食用牛肉而不断扩大的美国养牛业对环境的危害;为满足全球对棕榈油不断增长的需求,大面积毁掉热带雨林,扩大棕榈树种植面积的苏门达纳……
你不可能让碳排放最高的美国人,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你也不可能劝诫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善民生而开采低廉的煤炭获取能源的发展模式;更不可能阻止商人为了获利,而放弃扩大棕榈树种植面积的行为;你也不可能,短期内改变美国人食用牛肉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从而减少养牛规模。气候变暖的原因如此复杂,的确不能简单地依靠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依靠道德自律来解决问题。
片中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曼昆,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对碳排放行为征收碳税,征税导致价格上升,因此降低人们的使用量,用经济杠杆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对不良活动征税,迫使人们正视这些成本。因为人们的生活很复杂,有很多事情要担忧,不希望每次做决定时,都想到气候变迁,征税的功用是帮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有趣在于,小李子问曼昆,作为政府的经济顾问,为什么没能让这个政策尽快推行?曼昆的答案很有趣:
奥巴马之所以不敢在竞选词中出现碳税,是担心民调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
想改变政治人物对碳税的看法,必须先改变大众对碳税的观点,政治人物及民选领袖其实是我们民选追随者,他们做人民要他们做的事,一旦民众被说服,政治人物很快就会随之行动。
民众需要对碳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开征碳税,同时减低其他税收,比如薪资税,实行的是税收转移,而不是增加赋税。
想起刚刚读过的曼昆经济学原理中的观点,人们只有了解他们面临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出良好的决策。动用激励机制,而不是单纯强调道德自律,才是有效的解决之道。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二):泛滥之前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人类大量开采石油和煤炭资源,大量消费牛肉,导致CO2和CH4大量产出,全球气温升高,珊瑚礁大量死亡,北极冰川融化,洪水将临。人类要遭受厄运。 整部片子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 第一,化石能源使用的问题,隐约折射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正如片中那位印度女士抨击的,美国人自己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却要印度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推广太阳能风能,这不得不说是在混淆视听。印度人中尚且有30%的人在用牛粪烧火做饭,因为他们用不起国家供给的电。与其去苛责他们使用新能源缓解全球变暖危机,不如多想想美国人是如何消耗能源的,每个美国人可是消耗着平均可供22个印度人使用的能源啊,让美国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才对。 说到底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中国印度这类发展中国家是否使用化石能源的两难问题,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显然这种选择十分现实,在破坏环境跟保障生存之间,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说点题外话,想起梁启超在《我们究竟要不要爱国》这篇文章中说的,那些先进国家却主张要警惕爱国主义的知识分子,本质担忧的是爱国这一思想被人利用,成为反对共和国的武器;而对于一个弱小的中国来说,如果像他们一样主张反对爱国主义,那无异于白痴呓语,自寻死路,连共和国都没有建立起来,这时候不主张爱国,那国家何来。在本片中,爱国主义就好像对于化石能源的消耗,发展完了的官老爷们自然可以主张去化石能源,但弱小的发展中国家,无疑还要坚持化石能源使用的。 第二,依靠道德去号召人们环保,毕竟不真实。 片中曼昆的采访非常有意思。他说,相比较通过道德号召的方式告诫人们应当低碳生活,征收碳排放税其实是更好的方法。人们当然知道环保的重要性,但转动钥匙打开汽车引擎时,没有几个人会想起低碳生活的理念。人类短视的天性依旧不可能改变。只有把损害具体化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上,才能不断给人刺激,让人想起自己还有拯救环境这样的宏大使命。并且当这种理念真的深入人心时候,大多数人的决定会进一步影响政治人物的态度。虽然问题依旧存在,征收碳排放税的同时,其他税必然会减少,所以这不过是一种税收转移。 插一句,奥观海同志关于同性恋婚姻的看法,真是打脸打的啪啪啪。可惜影响决策的从来就不是理论正确,而有着更多现实的考量,也无外乎被问到为什么现在不征收税时,他说politicians don’t do what professors want them to do. 对于温室气体的问题。目前来看依旧是一个囚徒困境。 当大多数人都在走高耗能路线时,对于选择低碳生活的人来说,他们是吃亏的。当大多数人都选择低耗能,有人过高耗能的生活,他们对自我利益的牺牲又成了别人的福利。最后的均衡状态就成了,各方为了不吃亏,都选择了高耗能的生活方式。 一种卑劣的想法是,尽管美国人过着高耗能的生活,从invisible truth到before the flood,他们依旧需要不断鼓捣环保电影了,告诫全人类我们需要节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尽可能将全球变暖问题化解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阶段。这样在别人牺牲时,他们才能获取更多的好处。 就像之前流行的一个段子那样,现在的状态是,一群人一起吃饭,先入座的大鱼大肉吃了起来,后入座的刚吃没几口,先来的就说我们快没钱了,大家节制一点。摆明欺负后入座的,欺负后发展起来的国家。但问题就在于,如果真的不顾全球气候问题继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那么环境恶化又将不可避免的危害全人类。 或许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这毕竟是一个全人类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 你当然可以说你完全不在意地球的未来,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我似乎也找不出哪怕一条路径来指责这种想法。 但就像奥观海同志说的那样,从总统的角度想他当然可以采纳五角大楼的说法,全球变暖的后果,如果沿海居民开始移民,就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是国家安全的问题;但或许也可以从这样的思路来想:这个地球是我们从先辈那儿继承过来的,将来我们也将把它交给我们的下一代。我希望人类的后代们能够得到一个至少没有变坏的世界,他们有权利享受人类世界的美好,他们有权利获得这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这部电影真的能够影响到一些人,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是有意义的。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 最心酸的是太平洋上已经被淹没的岛国,他们对环境的伤害最小,却收到了最大的伤害,人类无限制碳排放如同杀人的凶器! 最愤怒的是印尼的棕榈油公司为了种植棕榈树烧毁森林。这样利欲熏心的公司,毫无对地球对人类的责任心! 最佩服的是Elon Musk,他说如果有一百座超级太阳能工厂,就可以提供世界上所有的能源。从他的眼神里,我总能看到未来的样子。 最欣慰的是人类在行动了,瑞典和丹麦将成为不使用化石能源的国家。而我也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减少乃至停止碳的排放。 无论承认与否,环境与气候的变化正在发生,它们相互作用,不断强化。我们真的应当行动起来了,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不要说为了子孙,这是为了我们自己。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 整部片子就是环保片中的美国大片,你可以看到很多的明星大腕。这也奠定了这部片子的意义。 整部片子给人的感觉是小李子信服一个观点,然后找了一大堆的现象和人来证明这个观点。这样明显是不够的,就像证明X<100,1-99试一遍是不行的。例如,科学家被迫害更像一面之词,能源公司贿赂国会议员的金额,也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小李子带我们看到的环境破坏现象,这些问题一定就是全球变暖引起的吗?作为纪录片有足够的自由来提供信服的论据,但却欲言又止,证据不足以支持结论,所以并不能让人信服。从某些角度来看,纪录片中,小李子所看到的或者想呈现的论据,是某些人想要小李子看到的。细思极恐! 当然,我信任科学,也敬佩小李子的责任感和勇气,能跳出好莱坞的浮华来做这样可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真的非常了不起。只是理性来分析,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一部好的纪录片,传达了观点,却缺乏更深层次的论据。 看一下这样的纪录片也是有益处的,可以让我们以名人的视角了解世界各地的一些人是如何看待全球变暖这个问题的,其他能影响世界的人又是在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不至于把眼光局囿于自己每天的今天吃什么和明天买什么。 这个纪录片倒是让我见识到埃隆马斯克这个家伙的人格魅力。只说了几句话,有实有虚,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实在了不起。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四):你真的那么了解全球气候问题吗?
在你没看这部纪录片之前请不要低估它的价值。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邀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寻访全球气候问题的国家和地区历时两年拍摄了这部旨在唤起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危机性认识的纪录片。
也许你认为全球变暖这个话题你早就知道,这在你眼里不算什么新鲜事,但请不要认为这是个常识,以及对不了解它的人嗤之以鼻。大部分人在内心都对于这个事件本身的严重性可以说一无所知,甚至怀疑这个问题存在的真实性。因为现实中是有一些人在扮演着阻挠解决全球变暖的角色,他们是各大全球有机燃料公司的巨头,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他们操纵美国政府的环保部门否决国会对有机染料控制使用的提案,利用人们对于有机燃料比清洁能源更廉价的认知,和对于夸张的科学观测数据的嘲讽,他们都不愿意把目光投射到自然之上。然而仔细想一下廉价的有机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清洁能源虽然制造生产的成本比起有机能源昂贵可是它的可再生性让其长远利益远大于有机能源。而当有科学家站出来用自己几十年搜集的数据和研究结果证实全球气候变暖的确存在的时候,这些财团和政客操纵官方的科研机构制造假数据来说服舆论和误导大众,怀疑论也成为他们在心理上操控民众认知的利器。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有些关注大自然和人类命运的人才开始行动起来。纪录片团队相信可以用莱昂纳多影帝级的全球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看见和重视起来,全球变暖将带来的灾难后果本身也值得更多的人重视。而莱昂纳多有的也不仅仅是影响力而已,纪录片中他用一副婴儿时期挂在自己摇篮上方的天花板上的一副自然宗教画为牵引,阐释自己对于自然和地球环境的理解,而在他投入到他的表演事业伊始,他就已经承担起了向他的影迷和知道他的人宣传环保的责任,这本身就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演员应该做的。
莱昂纳多跟随摄制团队走访了与全球变暖相关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量最为严重的几个国家,受污染影响冰盖渐渐融化的北极和格陵兰群岛,以及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岛国和一些国家的沿海城市。了解这些国家环保部门对这些变化的看法。其中第二个走访地就是中国,我们看到一些平常在新闻里看不到的画面,比如武装警察镇压昆明人民的环保示威游的画面,和北京的小学生们带着口罩上下学的画面,以及影片中提到的中国承接了所有西方国家的制造业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而仅北京和山东两地就承担了全国大部分工业制造。接着他们到了印度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印度的脏乱嘈杂比中国更甚,但也许我们起码是看到了他们脏乱差的一面。印度十亿人口有三亿家庭没有通电,莱昂纳多看了他们用牛粪晒干的牛粪饼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燃料,在采访中莱昂纳多问印度女官员:是否考虑向政府提出建议制定减少碳排放方案的时候,女官员理直气壮地拿出一份统计数据,上面显示美国人的人均碳排放量相当于印度人均碳排放量的32倍。她直接指出如果你们美国都没有做到改变你们的人均碳排放我们就没法认为我们应该这么做。有意思的是这个态度和中国一个官员给出的态度截然相反,在最后这个官员对莱昂纳多说:如果我们都能够做到改善环境的话,那其他国家更应该做到。这就是大国风范吧。
莱昂纳多还跟随团队到了格陵兰岛和北极亲眼见到了冰盖的融化,一个直观的感受是一根在格陵兰冰盖下的检测管五年以来露出地面的长度已经达到几十米,可想而知这块冰原大陆有多少已经融化汇入了大洋。
让人惊喜的是团队竟然采访到了艾隆马斯克,他是美国最大的清洁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的创始人,在清洁能源和太空科技的领域的贡献首屈一指,说这个在科技界仿佛传奇一般的人物是现实版的钢铁侠一点也不为过。彼时莱昂纳多正在艾隆马斯克的超级电池工厂里采访他。艾隆马斯克说:若是全世界转换成使用永续能源,只需要一百座这样的超级电池工厂就够了。莱昂纳多有点不敢相信,但这就是艾隆马斯克说的话。他就是敢说这样的话。一切问题在科技面前都不是问题。这段谈话从整部纪录片的角度来说是一个戏剧性的节点。
在尾声莱昂纳多采访了奥巴马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以及未来将会是怎样地发展。莱昂纳多问奥巴马,如果在你任期结束之后一个不相信气候变暖事实的领导人入住白宫,你觉得未来会乐观吗(一语成諓,特朗普果然上台了)?奥巴马回答:如果真这样的话,事实会把他揍得鼻青脸肿。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五):小李子的号召力、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呢?
确实由明星的个人视角来展现给大家看我们的地球,我们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地理环境,视觉上会能吸引更多人群看下去。借由小李子之口呼吁大家注意全球变暖的现象是更为有说服力的,哪怕曾经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也会因为喜欢小李子而去关注这部影片,了解生态环境的严峻问题。但是政府的态度、领导人的意识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一部需要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应该去收看的影片。无论从前面的开发到后面的饮食所带来的困扰,亦或是那些露出的品牌,亦或是特别批判了美国消耗量大这一现实性问题,很明显那都不是危言耸听一切都是客观事实陈述罢了。
片头片尾我们都看见了伊甸园,我们也都看见了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在如何变化,尤其最后那一句“一切由我们决定”,简单的文字却透露着失落和渴望的矛盾属性。现在的问题是,小李子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影片所带来的后续影响无人可知,但我们也会抱着些许的期盼吧!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六):美国大片式的纪录片
整部片子就是环保片中的美国大片,你可以看到很多的明星大腕。这也奠定了这部片子的意义。
整部片子给人的感觉是小李子信服一个观点,然后找了一大堆的现象和人来证明这个观点。这样明显是不够的,就像证明X<100,1-99试一遍是不行的。例如,科学家被迫害更像一面之词,能源公司贿赂国会议员的金额,也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小李子带我们看到的环境破坏现象,这些问题一定就是全球变暖引起的吗?作为纪录片有足够的自由来提供信服的论据,但却欲言又止,证据不足以支持结论,所以并不能让人信服。从某些角度来看,纪录片中,小李子所看到的或者想呈现的论据,是某些人想要小李子看到的。细思极恐!
当然,我信任科学,也敬佩小李子的责任感和勇气,能跳出好莱坞的浮华来做这样可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真的非常了不起。只是理性来分析,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一部好的纪录片,传达了观点,却缺乏更深层次的论据。
看一下这样的纪录片也是有益处的,可以让我们以名人的视角了解世界各地的一些人是如何看待全球变暖这个问题的,其他能影响世界的人又是在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不至于把眼光局囿于自己每天的今天吃什么和明天买什么。
这个纪录片倒是让我见识到埃隆马斯克这个家伙的人格魅力。只说了几句话,有实有虚,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实在了不起。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这部电影和我所学的专业挺贴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全球变暖我以为是人人认同的一件事可是在美国财团的控制下 颠倒黑白 左右社会舆论 川普也大放厥词 这些所谓的国家首领 社会精英 居然还在嘲笑小李子杞人忧天 这就是美国的现状可以说是自由民主 但在美国大财团的控制下 普通大众 的声音显得那么苍白 这部纪录片以一种客观角度出发探索真相 并没有故意黑某个国家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污染的确很严重但中国做出的改变 办事的效率 却是美国所不能及的 中国人对政府的认可率也比美国好的多 那些只看到美国好的人 大概是跪习惯了 作为美国的纪录片 能播出印度指责美国假正经 这也可以反映出美国在媒体这方面是具有兼容性的 中国还得向美国学习 同时小李子作为一个演员 确一直在关注着社会问题 就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 而不是像我国的娱乐圈高高挂起 看不出一点对社会做的贡献 他们只会在地震或者社会关注的问题上捐点钱发个微博证实一下自己虚假的爱心博一下人的眼球 之前我还真没想到 全球变暖的形式这么多 治理得从方方面面入手 任重而道远 我的专业知识也希望能为地球做出点贡献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八):不发展科技,灭亡只是早晚
作为一个理工男,自认对科学知识还有起码的基本常识和判断能力,这片子是继《难以忽视的真相》后第二部已引起较大反响的纪录片。这影评是边看边写的,所以也算不上是影评把,就是自己的一点感想与反思。
1.片子出现了大量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画面,但是这些画面有着一种我深深喜欢的荒土、末世之美。
2.片子提到:由美国石油集团支持的研究室,提出了全球气候没有变暖的结论。然后,就说人家是石油集团傀儡。但是,我想科学家作为一个团队做出一个结论,损害了别人利益,难度别人还不允许反驳嘛?科学家们应该从对方结论的数据、算法、结论等方面,用事实反驳对方,而不是像片子那样说人家是傀儡。
3.在我印象中,中国第一次以相对正面形象出现在美国的纪录片中。
4.养牛,这么浪费能源,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真的开眼了啊。
5.巴黎全球气候大会,达成了一个没有制约手段、没有惩罚措施的协议。按照事物正常的运行逻辑,这种协定实际上是屁用不顶的。 但愿,每个国家、每个人都道德水平爆棚,能够较好的执行下去吧。
6.教宗都出来呼吁人们关注全球变暖,相信科学结论。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宗教什么事了。。。
总结:
1.一个生物的贪婪和欲望是深深刻在基因中的,要不这个生物早就被淘汰,根本活不到今天。人类作为一个由智慧的物种,其贪婪的程度和摄取的能力是与日俱增的。人类整体其实就是面临片中印度那个女士所讲述的局面“我连用都用不到,你还说让我用高级的?!”
2.人类即使解决了今天全球变暖这一个环境问题中的小问题,以后也会面积资源枯竭、人口爆满等等各样的终极型问题,只有发展科技,走入太空,脱离地球的束缚,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啊。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九):能想到的几点
1.事实,观点和预测。2.似乎最后20分钟更值得一看,有visualized data。3.eat more chicken,这是chick fil a 的广告吗。。。4.没有给fossil fuel产业一个说话的机会,还是他们不愿意参加到影片中。5.传统化石燃料被宣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其他原因呢?而且化石燃料为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好像被一笔购销?6.迪卡普里奥还真是一个串场的花瓶。7.影片还真是没有抽丝剥茧的把问题说清楚的感觉。有点乱。8.政治与利益。传统行业与新兴能源行业对政治进行的游说多大程度上主导了政策?9.技术发展能怎么帮助解决气候变化问题?10.在建设风车和太阳能设备中会有什么样的附加影响?比如,制造材料废弃物的处理,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11.什么是carbon tax?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十):Before the hell.
前一阵偶然关注了Leonardo的社交媒体帐号,看他每天发的都是些环境调查之类的图片。我以为是团队在建立媒体形象,直到前两天看到这部纪录片的预告,才知道影帝其实是联合国环境大使,身体力行在推动环境保护的进程。其实Leonardo的电影好像都没怎么看过,但是善用影响力去保护环境的Leonardo,真的很迷人。他在纪录片里面特别可爱,一手拿水果一手拿胡萝卜喂猩猩,“你吃哪个?水果是吧,我就知道是水果,不来点儿胡萝卜吗?”
最早听到全球变暖的时候是小学时代,但那个时候我生活的小城市里面汽车还很少,每天傍晚都是红彤彤的火烧云遍天,所以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之类的事情,只是一个加分项的概念,不做也不觉得有什么后果,或者这后果会跟我有什么太大关系。我记得小时候跟我妈推脱放学在外面玩太晚不回家的时候,很悲壮地说过:“不是我不想学习,是我担心以后就看不到这么蓝的天空和这么美丽的火烧云了。”诚然这是一个很好笑的借口,但似乎小学毕业之后的那几年,火烧云真的慢慢淡出了我的记忆。
这件事情从标语变成了一种私人化的顾虑,可能是看了一些科幻小说后意识到这颗星球并不是无边无际,坚不可摧,它只是黑暗中的一个脆弱的蓝色小光点,需要被好好照顾;可能是看到从前喜欢的人十分在意自己制造的垃圾,并总会细心地分类,暗暗想向要靠齐;也可能是最难过的时候,给过我莫大安慰的那些漂流云朵和大树摇摆枝叶的声音,让我害怕去想象一个没有它们的世界。
有科学家作出数据图表显示说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碳排量急剧上升,因此接着收到了各种各样的恐吓信,政客企业家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发言说全球变暖是个谎言——“有人竟然会骄傲到相信人类这么弱小的存在能够改变地球?”
不吗?
格陵兰岛的白雪皑皑的冰雪幻境在瓦解,古老的冰川融化开始露出黑色的地表;海底生态系统被一步步破坏,珊瑚大量死去,一位海洋科学家用了“criminal”这个词来形容我们对地球的破坏,人类正在反转着自然界几千万年的演化进程;为了发展棕榈油产业供给方便面零食饼干麦片的跨国企业,世界三大热带雨林之一的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被烧毁种植棕榈,一场森林大火排出的二氧化碳等于美国经济一天所产生的全部碳排量。不仅仅是食物,跨国企业这样牵一发动全身的全球产业链条,让我想到之前写过的一篇关于“快时尚”的论文,高街品牌每年最多的有五十二季新衣,所以为了满足这个需求,从棉花种植到生产都会加速压缩,于是许多种棉花的土地由于被喷洒了太多的农药催长素最终完全失去生命力。看到最近NASA的一个数据说,初秋这个时候通常是每年二氧化碳含量最低的时候,因为树木经过一个繁盛夏天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当叶子随秋深落下,不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变弱,还会因为叶片自身分解而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九月的碳排量通常被看作最低值。工业革命前我们的碳排量是280ppm,而今年的九月,碳排量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点400ppm,也就意味着这个数字如今是我们的新基点,只会向上,很难再有回头的机会了。
影片开始的时候,Leonardo展示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视觉记忆”,荷兰画家超现实主义鼻祖Bosch的《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版画分成四部分,版画外翼《Creation of the world》,幽暗的蓝色星球像沉睡还未苏醒的婴儿,等光线与生命。打开,左边名为《heaven》,充满基督寓意的创世纪图景,亚当夏娃,远处分散的动物,飞鸟成群,简单,愉悦,充满希望;第二部分是《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伊甸园繁衍出了生命,恶魔的灵魂混在过剩的人群里,欲望生长繁茂,禁果成为每个人的玩具;直到第三幅,《Hell》,天昏地暗,没有蓝天碧水,身体也不再可爱,死亡毁灭溶在鬼魅的桔黄灯光与黑色河流里。
希望我们不要走到第三幅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