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小说(谋钓千疆月)李妟无删版-全文小说李妟最新章节更新谋钓千疆月
分类: 说说
时间: 2023-06-08 22:39:13
作者: mengjie
而且,若理论起来,梁王会说是她肆无忌惮的行为激怒了这只小鹰,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
这便是梁王的打算!
此时,那小鹰已经俯冲下来,长翅带起劲风猛然一个拂掠,已经登上石阶的奴婢纷纷跌落,哀叫不断。
小鹰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低旋半周,又直冲向冯雁来。
阿慧拦在冯雁来的身前,大叫着:“保护少主人!”
但是鹰翅斜扫而来,阿慧的眼前突然一黑,“啊”,捂着眼睛直接摔倒在地。
阿慧不再是她的屏障,冯雁来不由自主地和小鹰对视了一眼,当场愣得说不出话,那尖利的钩嘴、炯冷的眼睛,一副恶狠狠的嘴脸,和刚才的嬉戏之态完全不一样!
难道这小鹰会做表情,还是她吓出了错觉?
冯雁来有些恍惚,竟愿意相信之前的人话真的是它说的,以期它能守一点儿人的规矩。
但是鹰头却逼视着她越来越近,她连连后退,手上慌乱地舞起学过的招式,却发现毫无用处,不由得颤声大叫:“快来人!快来人!”
一直静立一侧的展肃飞速迎上前来,跳起的肩膀正迎上钩嘴。
“嘶——”
“啊!”冯雁来大叫起来,那大鹰竟然硬生生撕掉了展肃肩上的肉,叼向远方。
“啊。”展肃一声痛叫跌在地上。
冯雁来的心卡在了嗓子眼儿,手足不知何处,眼里也不知不觉蒙上了泪水,模糊得再也看不清。
待大鹰两三口吞了那块肉,在空中伸展了一圈又飞下来,飞速不快却直奔冯雁来。
冯雁来大叫着转头就跑。
“咚——”
她不知道自己早已退到了长廊边,转过头正中梁柱,晕了。
奴婢们趔趄着拥上前:“少主人,少主人!”
……
展肃悄然站起身,扶起一直坐在地上的姚安。
姚安看着他叹口气:“唉,我也五十多了,不能总这么折腾。”
展肃没有说话,扶他站稳,眼睛眨了眨——也没见你反对呀……
姚安看看展肃的肩膀,有些惊讶:“没有注血?”
“殿下说不能让血花四溅,脏了还要擦拭花园……”展肃低声道。
……
万里晴空,一声长啸
胜利完成任务的小鹰在天空中快乐的翱翔,似邀功般向主人展示。
一个傲逸的身影看到它的样子,嘴角露出一抹笑容,翩然迈上宣室殿门前的台阶。
“父皇,他来了——”听到门外迎接的声音,太子看了看皇帝。
“儿臣叩见父皇,父皇千秋长安。”
“参见太子。”
“平身。”
看着他神采奕奕的样子,太子知道他又顺利摆平了一次。
不过就算是往常,在父皇的威仪前也不能随意打趣,何况今日,所以太子没说什么,只是与弟弟对视一笑,然后将他引向他们父皇的方向。
刘武已感受到皇帝这边完全不同的气氛,笑意未变,但眸中却一闪。
看来刚刚在这里皇兄是为他铺好了上半场,这下半场是要看他自己的了……
心中一动,他再次跪拜,向皇帝正色道:“父皇,儿臣领旨。”
皇帝本是忧心忡忡,看着他不知愁的样子心中正多了几分担心几分犹豫,但他突然的一拜,不由吃了一惊:“领什么旨?”
刘武扬起笑脸,眨眨眼柔声道:“父皇,您平日见到儿臣就头疼——”
听他说了这么一句,皇帝紧紧皱起眉头,声音不大地道:“夸张……”
这个小儿子,小时候是聪明又温顺的,皇后初患眼疾的时候甚为慌恐,就是他一直贴心地守在身边,不到十岁的孩童竟能体察患痛之苦,用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给了皇后莫大的安慰。
但可能是溺爱的结果,这几年他在外面却变得骄横狂纵,一开始皇帝认为,作为皇子有些威势也好,所以并没有严厉苛责他,但是,太后宠爱、皇后宠爱、太子宠爱,没有人对他加以指正,也没有人再能对他有所节制,所以这个重任便由皇帝自己担了下来,虽然他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走上仗势渐恶之途,但他发现了苗头必须及时规正,于是,他对刘武的脸色就越来越严肃。
“父皇可是甚少在这个时辰召见儿臣的……”刘武笑了笑继续道,“边境出了大事,而您与皇兄详谈后命儿臣过来,想必父皇担心朝中官员墨守成规,特命跳脱的儿臣来破这个困局。”
被刘武猜中了原委,皇帝却正色道:“你这是小聪明,案件侦办需要的可是深谋远虑,此事尚有多重未知隐情,非同小可。”
刘武目光闪动:“父皇是担心局面对大汉越来越不利?”
“不只是担心,”太子向他说明,“父皇已接到代国密奏,有人看到私出兵马,怀疑中尉李遵诚便是致匈奴使团失踪的幕后真凶。”
刘武初次听到此消息,沉静下来,眼中眸色渐渐变深,宛如墨玉。
半晌,他恢复如常,抬起头:“父皇,使团失踪固然惊天动地,但是,对于我们大汉来说,并不一定必须先破此案……李遵诚是父皇亲派,必不会行径脱轨,只要证实他被冤枉不让匈奴握有口实便是……”说到这里,他又微微一笑,“其实退一步来讲,这些年匈奴一族没有借口也时常会侵扰掠夺,只是我们大汉无心吞没他们那些荒蛮之地,所以才容忍它的小动作,如果真正打起来还不一定谁赢谁输呢。”
皇帝看着他轻抚胡须:“你倒是看得通透……”这算是肯定了。
“呵呵,这些都是皇兄所言。”
听到这一句“皇兄所言”,皇帝的心立刻被融得软软的,同时又涌起一种难以言明的心疼。
虽然他知道这个小儿子所展示的聪明才智超过常人,但可能是一直成长在宠爱之中,这样的孩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从来不需要防范什么,也从来不需要考虑取舍和争夺,自然无法练就生存于世所需的任何城府和心机。
像这种在皇帝面前得宠的好机会,他却轻易地送给了兄长……
他知道担下这个任务的意义吗,他知道他将要迎战怎样复杂的诡谲之局吗……
太子这边轻声笑道:“我的语气可没有你那么大胆。”
“上有父兄,小儿子的胆子自然可以大一些。”
皇帝不能再看他,担心自己流露过多的情绪,转向太子:“你们主战?”
旋即又笑着轻声道:“如果被发现了,我便说自己是偷偷跑去打猎的,再回来接受父皇的责罚。”
看着他的花式变脸,皇帝凝着的气息没有放松丝毫,眼中忧虑轻转,不知这决定会不会让自己后悔。
太子在一边却微微笑着,这一点回答的确是重中之重,不过,是他刘武的重中之重。
皇帝又认真地看了看两个儿子,最终缓缓叹了口气。
如果别人看到这一幕,也许会产生误会,把弟弟送上了前线,兄长怎么还能笑得出来,但皇帝知道自己的两个孩子,刘启正是把刘武的安危扛在了肩上,并决定全力负责到底。
那个笑容里有支持,有赞许,更有并肩战斗的决心。
赴险攻坚在即,兄弟二人的笑容正组成了一幅意气风发,跃跃欲试的画面。
老父亲的心中虽然一直会这样忐忑下去,但是君主的明睿与期待让他的双手已慎重地合起案上锦布。
若是遣派刘武作为暗使,便不可能使用这种写有姓名的密旨了。
第十章 东直令(1)
出了未央宫沿着华阳街一直向北,大约五里之处便是太子|宫。
单独面对刘武,太子一贯的温然微笑不复存在,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着他此时最真实的忧虑与凝重。
但刘武却没有受到多少感染,依然笑颜灿烂,言谈更是不加多思的轻松,仿佛他所要去的地方就是兄长新送给他的一片猎场。
刘启知道多半出征人对送行者的安慰也是如此模样,不是没有叮嘱的话,只是其中之意已在兄弟二人的眼里转了几个来回,最终太子缓下表情,拍了拍刘武的肩膀,似果断地告别,目光中的意味却有些深长……
“殿下,晁大人求见。”门外一声禀报。
本来沉重的气氛一下子变了。
晁错原是太子家令,因多次上诉治边之策深受皇帝赞许,已升任中大夫,但作为太子曾经的心腹家臣,仍时常会在太子|宫中走动,刘启曾对他说来访不必通报,但他一直循规蹈矩、克己自律,甚至对宫|内侍从也是一如既往的客气,不过,这种治世大家所持的风度好像在某个人面前却会例外……
太子看了刘武一眼,脸上已是一个柔和又无奈的笑容,抬手向屏风一侧指了指,示意他可以从后殿先走。
如果是平时,观赏一下他们二人斗上一斗倒是乐趣,可是现在刘武需要的是心无旁鹜。
但是很显然,刘武并不这么想,只见他的眼中已露出好像发现猎物一般的光芒,嘴角的笑容也不掩饰地漾出狡黠,双手轻抬理了理衣襟,随即潇洒一背,迎向门外。
太子哑然,转身笑着吩咐道:“有请。”
一直立于不远处的内侍翟奉昱听令而动。
晁错进入书房,扫了一眼,除了迎在门口的太子内侍,再无其他奴婢,想必该安排的事都已经安排完毕,他眸色一沉,倒没了进门之前的急切,端肃地上前见礼:“参见太子殿下、梁王殿下。”
“先生免礼。”太子温和地道。
晁错起身,却正对上腰背拔得笔直的刘武,不禁一愣。
上一次见到梁王,因为不满他的举止,委婉地劝他多读些经史书文,以修身慎行,但看他现在的样子,却是“慎重”地要蓄势待发了。
虽然奴仆们准备远赴千里的行装需要些时间,可是,他此时身负何等急难重责,难道这一点点间隙他还要来一场孩子气的挑战?!
晁错压住气息,余光看了看太子。
而太子此时就像明知孩子在淘气,却根本没觉得有何不妥的家中长者,不仅毫无阻拦之意,更是一副等着看孩子表演的忍俊模样。
“先生——”刘武上前,虽是笑着,却无比正式。
晁错压下眼底滑过的一丝黯沉,转向梁王,似应战一般沉稳地答一声:“殿下——”
梁王一笑,朗声道:“本王听闻先生年少时师从法家先者,造诣非浅……”这并不是新闻,晁错不置可否,“还听说,先生奉皇命跟随伏先生学习《尚书》,已是儒门嫡传大家……”
“不敢。”
儒家、法家是诸子百家中影响频深的两大学派,而二者的本质与方略截然不同,也为此相争了数百年,能深谙两学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治世之道者,当今天下,除了晁错恐怕还没有第二人。
“所以本王最近常看的都是……鬼谷的纵横捭阖,想请教先生一二。”
晁错差点儿被自己提起的一口气噎住,暗暗咬了咬牙才保持住仪态:“殿下客气,某不敢当,若有疑难,可相谈相长。”
太子在一边却呵呵笑着摇了摇头:“阿武,看来你对先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啊……”
梁王倒仍是信心满满,仿佛能掌控全局一般挑着眉道:“我当然知道先生可不仅仅是两学大家,先生的文章承继的正是鬼谷弟子,众战国策士的纵横之气,力道遒劲、气势磅礴,不过……”他转向晁错,面露明显的难色,“……正是拜读了先生的大作,才有些疑虑。”
“哦?”晁错长须微动。
“先生文中引用鬼谷所言,说是审查一个人的虚实,一个人的意志,要‘随其嗜欲’……”
“如何?”晁错一身学者风骨,对确实的学术探讨从来都十分在意。
“应为……‘随其不欲’。”梁王轻描淡写地道。
不可能——晁错的第一反应是反驳,这种说法他从未听过见过,但是转念再一细思,却有些吃惊。
没错,如果要考察判断一个人的有无与虚实,仅从他所表现出来的嗜好入手怎能确定即是其真实意图?而如果从他绝对不可能做的事进行推测,倒有可能探得一二。
这样截然不同的一字之差,表明的观人之术可是不一样的境界,而后者使用的反证,更象鬼谷的手法与深度。
他有些犹豫了,是自己记错了,还是考据之本并非正宗?
梁王压住嘴角的笑意,眼睛看着晁错一眨一眨,等了半天,见先生一直语塞:“奉昱——”召唤内侍,“有空把太子的《鬼谷子》拿来给晁先生品鉴一下。”
“诺。”翟奉昱应下。
转回身,语气深沉:“一直承蒙先生赐教,本王受益匪浅。”
“这……”
看到晁错的脸上有些发红,好像认了真,梁王有些想跑。
如果让老人家知道只要有胆,敢把太子古简上的字划掉重刻就能赢一局,以他肝火旺|盛的体质,只怕会气得吐血。
梁王转向太子:“皇兄,小弟还有些私事要处理,先行告退了。”
太子的笑意有些加深,目送他飞出的身影。
回头看向晁错,发现他仍在不适当中,太子笑言:“先生,阿武的问题一定是在学识之外,您莫当真。”
不过太子也知道,刘武与晁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晁错因为家境原因,幼年时便刻苦务实,形成了刚直端谨的性情,所以不会理解刘武这般贵公子的少年心性,也就不可能释怀地欣赏他的玩笑了。
而晁错也的确想以后查遍简籍来印证这一个字,但此时他却只是随口应了一下,即从怀中拿出一个布卷递给太子。
太子接在手里,展开之后极快地上下扫视一眼,其实不用再细看,已知其上内容。
他折起布帛,放在几案上。
晁错面有愧色地道:“殿下,是臣等失职,送来晚了。”
“不怪他们,”太子仍是一脸平和,“一定是钟崐写下封禁令的同时便送信至京,我们的人还要辨清查实,所以消息自然会慢一步……他别的不行,坑害他人不留口实这种事是极为擅长的。”
晁错面色微沉:“刚刚……陛下已同殿下商定,派了梁王去代国密查此案?”
“是……”刘启的声音不大,他知道,晁错此言并不是真的提问,只是一种委婉的表达。
刘武这个人选不可能是父皇主动提出,只能是自己的全力说服,这一点晁错一定已经猜到。
虽然是因为没有来得及与他商议,但是独自做了这么重大的决定,太子仍有些歉意,看向他温和地道:“先生应知我意。”
“是……”晁错叹了叹,“这几年诸侯王肆意壮大,偏偏陛下仁慈,对王侯的管制并不严苛,所以殿下只能暗中蓄势以待。而李遵诚被禁,仅凭他被安置在代国便能实现必要的牵制与震慑,您就不会放弃他;更何况虽然他与您没有往来,也不自认属于太子一脉,但别人不会这么看,全力救助这位旧属,才不会寒了天下英雄对太子贤德的景仰之心……所以,您势必会向陛下争取遣派之人。可是……”
晁错有些犹豫。
太子知道,这位自己一直视为老师的臣属从来都是直爽之人,尤其在自己面前,一直知无不言,言无不诚,此时不是不说,只是他想说的话需要斟酌。
“殿下,梁王四年前去吴国能组织人马,施巧计探得吴王装病不朝,其机智与谋略已经超过我们当时所派之人,相信他此次也会竭心尽智,可是……”晁错的目光深邃,语气压沉,“代地的复杂远超吴国,除去毗邻匈奴,单境内就有诸多势力,封地交错的王国侯国、汇集各地的商团巨贾,还有各国隐藏的暗探人马,更有意图不明的偏隅组织……我们探查这么多年也未得其全貌,实在深不可测……”
刘启点点头。
虽有认同之意,但晁错知道,太子并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有所指。
太子在其他所有事务上一直持高世之智,只有关系到这位弟弟的时候却有些含糊。
看着年轻的储君,晁错又道:“臣当然担心梁王的安危,但两位上殿既能决定让梁王前往,必定会护他万全。所以臣更担心的是——梁王会被利用……”
太子看向晁错,眸色微微加深,但面容上却更有暖意,语气极其柔和:“我知道先生从来都是棋落一子预看三步,您的这份担心是为我着想
这便是梁王的打算!
此时,那小鹰已经俯冲下来,长翅带起劲风猛然一个拂掠,已经登上石阶的奴婢纷纷跌落,哀叫不断。
小鹰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低旋半周,又直冲向冯雁来。
阿慧拦在冯雁来的身前,大叫着:“保护少主人!”
但是鹰翅斜扫而来,阿慧的眼前突然一黑,“啊”,捂着眼睛直接摔倒在地。
阿慧不再是她的屏障,冯雁来不由自主地和小鹰对视了一眼,当场愣得说不出话,那尖利的钩嘴、炯冷的眼睛,一副恶狠狠的嘴脸,和刚才的嬉戏之态完全不一样!
难道这小鹰会做表情,还是她吓出了错觉?
冯雁来有些恍惚,竟愿意相信之前的人话真的是它说的,以期它能守一点儿人的规矩。
但是鹰头却逼视着她越来越近,她连连后退,手上慌乱地舞起学过的招式,却发现毫无用处,不由得颤声大叫:“快来人!快来人!”
一直静立一侧的展肃飞速迎上前来,跳起的肩膀正迎上钩嘴。
“嘶——”
“啊!”冯雁来大叫起来,那大鹰竟然硬生生撕掉了展肃肩上的肉,叼向远方。
“啊。”展肃一声痛叫跌在地上。
冯雁来的心卡在了嗓子眼儿,手足不知何处,眼里也不知不觉蒙上了泪水,模糊得再也看不清。
待大鹰两三口吞了那块肉,在空中伸展了一圈又飞下来,飞速不快却直奔冯雁来。
冯雁来大叫着转头就跑。
“咚——”
她不知道自己早已退到了长廊边,转过头正中梁柱,晕了。
奴婢们趔趄着拥上前:“少主人,少主人!”
……
展肃悄然站起身,扶起一直坐在地上的姚安。
姚安看着他叹口气:“唉,我也五十多了,不能总这么折腾。”
展肃没有说话,扶他站稳,眼睛眨了眨——也没见你反对呀……
姚安看看展肃的肩膀,有些惊讶:“没有注血?”
“殿下说不能让血花四溅,脏了还要擦拭花园……”展肃低声道。
……
万里晴空,一声长啸
胜利完成任务的小鹰在天空中快乐的翱翔,似邀功般向主人展示。
一个傲逸的身影看到它的样子,嘴角露出一抹笑容,翩然迈上宣室殿门前的台阶。
“父皇,他来了——”听到门外迎接的声音,太子看了看皇帝。
“儿臣叩见父皇,父皇千秋长安。”
“参见太子。”
“平身。”
看着他神采奕奕的样子,太子知道他又顺利摆平了一次。
不过就算是往常,在父皇的威仪前也不能随意打趣,何况今日,所以太子没说什么,只是与弟弟对视一笑,然后将他引向他们父皇的方向。
刘武已感受到皇帝这边完全不同的气氛,笑意未变,但眸中却一闪。
看来刚刚在这里皇兄是为他铺好了上半场,这下半场是要看他自己的了……
心中一动,他再次跪拜,向皇帝正色道:“父皇,儿臣领旨。”
皇帝本是忧心忡忡,看着他不知愁的样子心中正多了几分担心几分犹豫,但他突然的一拜,不由吃了一惊:“领什么旨?”
刘武扬起笑脸,眨眨眼柔声道:“父皇,您平日见到儿臣就头疼——”
听他说了这么一句,皇帝紧紧皱起眉头,声音不大地道:“夸张……”
这个小儿子,小时候是聪明又温顺的,皇后初患眼疾的时候甚为慌恐,就是他一直贴心地守在身边,不到十岁的孩童竟能体察患痛之苦,用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给了皇后莫大的安慰。
但可能是溺爱的结果,这几年他在外面却变得骄横狂纵,一开始皇帝认为,作为皇子有些威势也好,所以并没有严厉苛责他,但是,太后宠爱、皇后宠爱、太子宠爱,没有人对他加以指正,也没有人再能对他有所节制,所以这个重任便由皇帝自己担了下来,虽然他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走上仗势渐恶之途,但他发现了苗头必须及时规正,于是,他对刘武的脸色就越来越严肃。
“父皇可是甚少在这个时辰召见儿臣的……”刘武笑了笑继续道,“边境出了大事,而您与皇兄详谈后命儿臣过来,想必父皇担心朝中官员墨守成规,特命跳脱的儿臣来破这个困局。”
被刘武猜中了原委,皇帝却正色道:“你这是小聪明,案件侦办需要的可是深谋远虑,此事尚有多重未知隐情,非同小可。”
刘武目光闪动:“父皇是担心局面对大汉越来越不利?”
“不只是担心,”太子向他说明,“父皇已接到代国密奏,有人看到私出兵马,怀疑中尉李遵诚便是致匈奴使团失踪的幕后真凶。”
刘武初次听到此消息,沉静下来,眼中眸色渐渐变深,宛如墨玉。
半晌,他恢复如常,抬起头:“父皇,使团失踪固然惊天动地,但是,对于我们大汉来说,并不一定必须先破此案……李遵诚是父皇亲派,必不会行径脱轨,只要证实他被冤枉不让匈奴握有口实便是……”说到这里,他又微微一笑,“其实退一步来讲,这些年匈奴一族没有借口也时常会侵扰掠夺,只是我们大汉无心吞没他们那些荒蛮之地,所以才容忍它的小动作,如果真正打起来还不一定谁赢谁输呢。”
皇帝看着他轻抚胡须:“你倒是看得通透……”这算是肯定了。
“呵呵,这些都是皇兄所言。”
听到这一句“皇兄所言”,皇帝的心立刻被融得软软的,同时又涌起一种难以言明的心疼。
虽然他知道这个小儿子所展示的聪明才智超过常人,但可能是一直成长在宠爱之中,这样的孩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从来不需要防范什么,也从来不需要考虑取舍和争夺,自然无法练就生存于世所需的任何城府和心机。
像这种在皇帝面前得宠的好机会,他却轻易地送给了兄长……
他知道担下这个任务的意义吗,他知道他将要迎战怎样复杂的诡谲之局吗……
太子这边轻声笑道:“我的语气可没有你那么大胆。”
“上有父兄,小儿子的胆子自然可以大一些。”
皇帝不能再看他,担心自己流露过多的情绪,转向太子:“你们主战?”
太子恭谨地回道:“不,我们当然尊崇父皇的治邦之策——不想战,但不怕战。”
皇帝点点头,又转过头正色问刘武:“如果派你去代国密查,知道最需要注意什么吗?”
太子听到皇帝的问题,神色变得有些凝重,这是一道难题,如果说需要注意之事、需要谋划之事,实在繁多且件件严峻,但是,哪一件是其中重中之重,就要看答题者的思路了,而这思路代表着答题者的深度,更关系到会不会影响父皇的决定。
还未起身的刘武却不假思索地脆声回道:“知道——”然后,他瞬间一脸深沉,学着父亲的语气,“——切莫张扬。”旋即又笑着轻声道:“如果被发现了,我便说自己是偷偷跑去打猎的,再回来接受父皇的责罚。”
看着他的花式变脸,皇帝凝着的气息没有放松丝毫,眼中忧虑轻转,不知这决定会不会让自己后悔。
太子在一边却微微笑着,这一点回答的确是重中之重,不过,是他刘武的重中之重。
皇帝又认真地看了看两个儿子,最终缓缓叹了口气。
如果别人看到这一幕,也许会产生误会,把弟弟送上了前线,兄长怎么还能笑得出来,但皇帝知道自己的两个孩子,刘启正是把刘武的安危扛在了肩上,并决定全力负责到底。
那个笑容里有支持,有赞许,更有并肩战斗的决心。
赴险攻坚在即,兄弟二人的笑容正组成了一幅意气风发,跃跃欲试的画面。
老父亲的心中虽然一直会这样忐忑下去,但是君主的明睿与期待让他的双手已慎重地合起案上锦布。
若是遣派刘武作为暗使,便不可能使用这种写有姓名的密旨了。
第十章 东直令(1)
出了未央宫沿着华阳街一直向北,大约五里之处便是太子|宫。
单独面对刘武,太子一贯的温然微笑不复存在,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着他此时最真实的忧虑与凝重。
但刘武却没有受到多少感染,依然笑颜灿烂,言谈更是不加多思的轻松,仿佛他所要去的地方就是兄长新送给他的一片猎场。
刘启知道多半出征人对送行者的安慰也是如此模样,不是没有叮嘱的话,只是其中之意已在兄弟二人的眼里转了几个来回,最终太子缓下表情,拍了拍刘武的肩膀,似果断地告别,目光中的意味却有些深长……
“殿下,晁大人求见。”门外一声禀报。
本来沉重的气氛一下子变了。
晁错原是太子家令,因多次上诉治边之策深受皇帝赞许,已升任中大夫,但作为太子曾经的心腹家臣,仍时常会在太子|宫中走动,刘启曾对他说来访不必通报,但他一直循规蹈矩、克己自律,甚至对宫|内侍从也是一如既往的客气,不过,这种治世大家所持的风度好像在某个人面前却会例外……
太子看了刘武一眼,脸上已是一个柔和又无奈的笑容,抬手向屏风一侧指了指,示意他可以从后殿先走。
如果是平时,观赏一下他们二人斗上一斗倒是乐趣,可是现在刘武需要的是心无旁鹜。
但是很显然,刘武并不这么想,只见他的眼中已露出好像发现猎物一般的光芒,嘴角的笑容也不掩饰地漾出狡黠,双手轻抬理了理衣襟,随即潇洒一背,迎向门外。
太子哑然,转身笑着吩咐道:“有请。”
一直立于不远处的内侍翟奉昱听令而动。
晁错进入书房,扫了一眼,除了迎在门口的太子内侍,再无其他奴婢,想必该安排的事都已经安排完毕,他眸色一沉,倒没了进门之前的急切,端肃地上前见礼:“参见太子殿下、梁王殿下。”
“先生免礼。”太子温和地道。
晁错起身,却正对上腰背拔得笔直的刘武,不禁一愣。
上一次见到梁王,因为不满他的举止,委婉地劝他多读些经史书文,以修身慎行,但看他现在的样子,却是“慎重”地要蓄势待发了。
虽然奴仆们准备远赴千里的行装需要些时间,可是,他此时身负何等急难重责,难道这一点点间隙他还要来一场孩子气的挑战?!
晁错压住气息,余光看了看太子。
而太子此时就像明知孩子在淘气,却根本没觉得有何不妥的家中长者,不仅毫无阻拦之意,更是一副等着看孩子表演的忍俊模样。
“先生——”刘武上前,虽是笑着,却无比正式。
晁错压下眼底滑过的一丝黯沉,转向梁王,似应战一般沉稳地答一声:“殿下——”
梁王一笑,朗声道:“本王听闻先生年少时师从法家先者,造诣非浅……”这并不是新闻,晁错不置可否,“还听说,先生奉皇命跟随伏先生学习《尚书》,已是儒门嫡传大家……”
“不敢。”
儒家、法家是诸子百家中影响频深的两大学派,而二者的本质与方略截然不同,也为此相争了数百年,能深谙两学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治世之道者,当今天下,除了晁错恐怕还没有第二人。
“所以本王最近常看的都是……鬼谷的纵横捭阖,想请教先生一二。”
晁错差点儿被自己提起的一口气噎住,暗暗咬了咬牙才保持住仪态:“殿下客气,某不敢当,若有疑难,可相谈相长。”
太子在一边却呵呵笑着摇了摇头:“阿武,看来你对先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啊……”
梁王倒仍是信心满满,仿佛能掌控全局一般挑着眉道:“我当然知道先生可不仅仅是两学大家,先生的文章承继的正是鬼谷弟子,众战国策士的纵横之气,力道遒劲、气势磅礴,不过……”他转向晁错,面露明显的难色,“……正是拜读了先生的大作,才有些疑虑。”
“哦?”晁错长须微动。
“先生文中引用鬼谷所言,说是审查一个人的虚实,一个人的意志,要‘随其嗜欲’……”
“如何?”晁错一身学者风骨,对确实的学术探讨从来都十分在意。
“应为……‘随其不欲’。”梁王轻描淡写地道。
不可能——晁错的第一反应是反驳,这种说法他从未听过见过,但是转念再一细思,却有些吃惊。
没错,如果要考察判断一个人的有无与虚实,仅从他所表现出来的嗜好入手怎能确定即是其真实意图?而如果从他绝对不可能做的事进行推测,倒有可能探得一二。
这样截然不同的一字之差,表明的观人之术可是不一样的境界,而后者使用的反证,更象鬼谷的手法与深度。
他有些犹豫了,是自己记错了,还是考据之本并非正宗?
梁王压住嘴角的笑意,眼睛看着晁错一眨一眨,等了半天,见先生一直语塞:“奉昱——”召唤内侍,“有空把太子的《鬼谷子》拿来给晁先生品鉴一下。”
“诺。”翟奉昱应下。
转回身,语气深沉:“一直承蒙先生赐教,本王受益匪浅。”
“这……”
看到晁错的脸上有些发红,好像认了真,梁王有些想跑。
如果让老人家知道只要有胆,敢把太子古简上的字划掉重刻就能赢一局,以他肝火旺|盛的体质,只怕会气得吐血。
梁王转向太子:“皇兄,小弟还有些私事要处理,先行告退了。”
太子的笑意有些加深,目送他飞出的身影。
回头看向晁错,发现他仍在不适当中,太子笑言:“先生,阿武的问题一定是在学识之外,您莫当真。”
不过太子也知道,刘武与晁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晁错因为家境原因,幼年时便刻苦务实,形成了刚直端谨的性情,所以不会理解刘武这般贵公子的少年心性,也就不可能释怀地欣赏他的玩笑了。
而晁错也的确想以后查遍简籍来印证这一个字,但此时他却只是随口应了一下,即从怀中拿出一个布卷递给太子。
太子接在手里,展开之后极快地上下扫视一眼,其实不用再细看,已知其上内容。
他折起布帛,放在几案上。
晁错面有愧色地道:“殿下,是臣等失职,送来晚了。”
“不怪他们,”太子仍是一脸平和,“一定是钟崐写下封禁令的同时便送信至京,我们的人还要辨清查实,所以消息自然会慢一步……他别的不行,坑害他人不留口实这种事是极为擅长的。”
晁错面色微沉:“刚刚……陛下已同殿下商定,派了梁王去代国密查此案?”
“是……”刘启的声音不大,他知道,晁错此言并不是真的提问,只是一种委婉的表达。
刘武这个人选不可能是父皇主动提出,只能是自己的全力说服,这一点晁错一定已经猜到。
虽然是因为没有来得及与他商议,但是独自做了这么重大的决定,太子仍有些歉意,看向他温和地道:“先生应知我意。”
“是……”晁错叹了叹,“这几年诸侯王肆意壮大,偏偏陛下仁慈,对王侯的管制并不严苛,所以殿下只能暗中蓄势以待。而李遵诚被禁,仅凭他被安置在代国便能实现必要的牵制与震慑,您就不会放弃他;更何况虽然他与您没有往来,也不自认属于太子一脉,但别人不会这么看,全力救助这位旧属,才不会寒了天下英雄对太子贤德的景仰之心……所以,您势必会向陛下争取遣派之人。可是……”
晁错有些犹豫。
太子知道,这位自己一直视为老师的臣属从来都是直爽之人,尤其在自己面前,一直知无不言,言无不诚,此时不是不说,只是他想说的话需要斟酌。
“殿下,梁王四年前去吴国能组织人马,施巧计探得吴王装病不朝,其机智与谋略已经超过我们当时所派之人,相信他此次也会竭心尽智,可是……”晁错的目光深邃,语气压沉,“代地的复杂远超吴国,除去毗邻匈奴,单境内就有诸多势力,封地交错的王国侯国、汇集各地的商团巨贾,还有各国隐藏的暗探人马,更有意图不明的偏隅组织……我们探查这么多年也未得其全貌,实在深不可测……”
刘启点点头。
虽有认同之意,但晁错知道,太子并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有所指。
太子在其他所有事务上一直持高世之智,只有关系到这位弟弟的时候却有些含糊。
看着年轻的储君,晁错又道:“臣当然担心梁王的安危,但两位上殿既能决定让梁王前往,必定会护他万全。所以臣更担心的是——梁王会被利用……”
太子看向晁错,眸色微微加深,但面容上却更有暖意,语气极其柔和:“我知道先生从来都是棋落一子预看三步,您的这份担心是为我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