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为周时初阮云的小说叫什么,七零之穿成年代文女配全文阅读
分类: 微小说
时间: 2023-06-22 14:23:50
作者: shenliaoyuan
那老夫妻眼看发生了这事拔腿就走,赵招娣想上去去追结果被大儿媳妇拉住了。
赵招娣的大儿媳妇李春芬开口道"妈,雪芽被你推到磕着后脑勺,求你给我点钱我送她去看看"
赵招娣正气在头上呢,这两人她可得罪不起,她托了很多的关系才搭上二人,
这二人在县城里是个小领导,但唯一的儿子脑子不太好所以两人就想找个农村的儿媳妇好在自己死后照顾儿子。
于是赵招娣和他们搭上了线,本来希望成功以后能给自己的小儿子在城里找份工作,结果现在因为这个二孙女全搅黄了。
赵招娣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春芬"要什么钱,没钱。拿点草木灰敷一下就好了,一个丫头片子能有多金贵?"
周围的人看到赵招娣这个态度,开口劝道"招娣啊,这毕竟是一条人命,你就给点钱吧!"
赵招娣回到"没钱,要是你有钱你就给"说着走到了房门口把房门啪得一关。
周围的人看她这个态度也知道要不了钱,但也不想借毕竟庄建国夫妻两的钱全被赵招娣拿着了,就算借了估计也要不回来。
阮云看着李春花母女抱着怀里孩子哭,加上女孩越来越白的脸,上前说道"大姐,我这有五毛,你拿着带孩子去卫生所看看吧,别耽误时间了"
周围的人看到了都也挺惊讶的,没想到最后出头的是这个新来知青。
李春芬接过阮云给的钱,给她重重鞠了个躬就抱着女儿急匆匆走了,剩下的两个女儿也跟着她去了。
庄建国看到了想跟着去,上前了两步又止住了,回去拿着工具看样子是准备上工去了。
没了热闹可看,围观群众也想起来还要上工呢,就自动散了。
阮云她们跟徐婶又是同一段路,她把刚刚没说完的事儿继续跟她们说:“赵招娣这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人呢。建国和他媳妇儿在家尽受她欺负连带着几个孩子也不受待见,建国一家连几个孩子都上工了,老二还是一天混着呢”
说着徐婶看了阮云一眼说到"我知道你这孩子心好,只是你那钱估计是难要回来了"
阮云笑着说"借出去前我就想到了,只是一点钱换一条人命还是值的"
"好,那就谢谢徐婶了"
说着阮云和徐婶一起去上工,好不容易一天过去了,路上遇到林念两人结伴同行。刚回到知青点想休息一下没想到听到女生宿舍发出争吵。
阮云走近一看就发现李莹惊讶得说"张晓华,你说什么?你要去和老乡搭伙?"
阮云和林念对视一眼双方眼神里都充满了无奈,这张晓华脑子是咋长的?
王喜和一众男知青听到声音也在门口聚集起来
李莹和王喜他们这一批最老的知青在下乡的时候知青点还没盖好,大队长就把她们分到老乡家去暂住。
虽然暂住的时间不长,也就短短一个月的记忆但却一辈子也忘不掉。
村民们也不是说有多坏,只是双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加上村民们觉得知青就是吃白饭的,难免在相处过程中带着轻视。
而作为知青本来就人生地不熟自然只能默默忍受。
李莹说:“你要想好了,要是分出去了,以后就不能回来了。”
虽然大家都是知青,但是如果所有人想走就走想回来就回来那还怎么管理。
而且对于张晓华为什么要去老乡家搭伙,大家也心知肚明。
张晓华根本没把李莹的话放在心上:“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再回来跟你们一起吃的。”
张晓华也不傻,她搭伙的人家是村支书家,前段时间在上工的时候村支书家的大儿媳妇牛淑芬看张晓华做不过来主动帮助她。
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得知张晓华的事后就邀请张晓华去她家住,只需要每个月给几块钱的菜费柴火费跟水费就行了,粮食她自己带过去,至于别的,就村支书家吃什么她吃什么。
一开始的张晓华是犹豫的,但是知道村支书一家的情况以后她就放下心了,毕竟再怎么样也比知青点强。
张晓华说完就拿着饭盒走了,众人看她一意孤行的样子也懒得劝了。
阮云道:“我先生火做饭,大家都饿了吧?”
“我来帮你。”林念撸起袖子,李莹随后也说:“我去摘菜。”
阮云先是切了一个南瓜来蒸,接着取了大家的饭盒一看发现大家给的都是掺杂着其他的面粉,估计都是队里刚发的口粮。
这样的面粉不如后世那样雪白但是却真材实料带着麦子的味道,阮云用水搅一搅,就放在开水的锅里煮,不用葱姜,不用猪油甚至盐也不用。
接着她又炒了点土豆丝和蔬菜简简单单的一顿就做好了。
饭桌上少了一个人,空出了不少空位,没有谁觉得不习惯的。
男知青们刚到饭厅就问道"今天吃的啥?怎么闻起来好香啊"
说着大家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吃起来,虽然今天的面粉糊糊做法简单却吃起来有一股清香。
就连平日大家最常吃的土豆都别有一番风味,得知是阮云做得后纷纷开口夸赞,只是有些想着下次再想吃阮云做得饭又要等一段时间了。
大家吃完饭回到宿舍躺下没多久,张晓华也来了,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显然对中午的饭菜十分满意。
她看着躺在炕上的众人,装作不在意的把苏家晚饭的菜单报了一下。
炒土豆丝炖白菜以及西红柿鸡蛋汤,量大又管饱,还特别好吃,最重要的还是不用她去捡柴火。
阮云她们听了都十分无语,这时林念开口道"那就祝你每天都吃得这么好"
果然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张晓华要去村支书家搭伙的事情全村人都知道了。
和徐婶玩得比较好的一个婶子开口说道"这张知青也是真的勇,村支书家什么情况都没打听清楚就敢去搭伙,估计要被吃得渣渣都不剩了"
看阮云是新来的还不了解,徐婶就给阮云科普一下村支书家的情况。
村支书家因为当着这个小官的原因自然给家里搂了不少好处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但是村支书的媳妇和儿媳妇却是村里知名的周扒皮。
村里的人家都恨不得绕着她家走。偏偏张晓华就这么一头撞了上去,村里人都等着看她的结局会是怎样。
接着大家又聊起其他的八卦,就在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中上午的时间终于过去了。
阮云跟着一众知青回到知青点吃过饭就立马休息了,有时候阮云都在想自己是知道的这样的日子只有三年就要结束了。
但是像王喜李莹他们这种早早就下乡,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
回城的心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逐渐消逝,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走过这些年的呢?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先顾好当下吧!
下午上完工后阮云吃过饭就早早的会宿舍休息了,林念也是此时正躺在床上看书。
阮云看到她的样子,想着这些天两人的相处已经算是朋友,自己可以早点给林念透露高考会恢复的消息,让她能多复习。
想着想着她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等阮云清醒过来发现外面又下雨了,这场雨下了一天一夜。
青山都被下雨升腾起了一阵阵水汽围住,犹如云雾般缭绕山间,该说不说这个年代的空气质量是真的好,景色也很不错。
阮云洗漱完以后就去厨房吃饭了,李莹她们都在,看到阮云来了
李莹说道:“今年雨水足,下了这场雨,山上就该出蘑菇了,等哪天下工早,我带你们上山捡蘑菇去。”
捡蘑菇这件事大家都很期待,村里的物资很匮乏,蘑菇也成为了大家调剂食物的一大来源。
果不其然第二天,大家都早早下工了,村里大点的孩子带上自己的弟弟妹妹提着自编的小篮子往山里走去。
当然村里人自然不敢让他们走到大山深处,只是让他们在大山外缘寻找。
阮云他们也在李莹的带领下上了山,当知青这么多年李莹也大致知道那些蘑菇该吃,那些不该吃。
把注意事项告诉阮云她们以后李莹就让大家自行寻找了,前提是离队伍不要太远。
阮云和林念运气很好,没一会儿就找到了一小竹筐。
突然阮云打了一个喷嚏,林念询问她怎么了是不是着凉了。
阮云笑了笑说没事,但是没注意到山上气温偏低,自己确实是穿少了。
林念看阮云的样子就说道"我们还是先下山吧,生病了就不好了"
阮云想了想点头。
于是两人跟李莹说了一句就回知青点了。
回到知青点后,阮云煮了点姜汤喝就接着给大家做饭了。
先把糊糊弄好,接着阮云用今天采来的蘑菇给大家做一锅汤。
新鲜的蘑菇并不需要复杂的料理手法,一点点盐一点点姜末,喜欢香菜的可以加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加。滚烫的热水一烫鲜味就出来了,不愧是大自然美味的馈赠。
从厨房储备的猪油里挖出一小勺,青椒薄油入锅,一盘炒杂菇也好了。
干了一天的活又去山上找蘑菇大家都累坏了,闻到厨房的香味以后跑得更快了,这一顿大家对阮云的厨艺佩服程度再上一个台阶。
阮云一开始没什么感觉,直到睡觉时感觉有点发热,第二天早上就爬不起来了。
阮云早上起来感觉头疼发晕,浑身发冷明显是感冒的症状。
得,是她大意了,这具身子本来就不好经历了昨天的事以后自然就受不住了。
阮云把自己裹在被子里,麻烦李莹帮自己给大队长请个假,早饭都没有吃。
李莹摸了摸她的额头,感到在发烧,又看她有气无力的难受模样,就让她在家好好休息。
院中一阵动静后,知青们出门上工了。
休息了一会儿后,阮云头重脚轻的爬起来烧锅热水,拿暖壶装满。想着生病一定要吃点好的,于是从空间里拿出食材又给自己下碗鸡蛋肉丝面,吃完收拾干净。
常备的感冒药退烧药吃了后,她爬上炕被子一卷闷头睡觉。
阮云被叫醒的时候睡得迷糊的不知身在何处,一只苍老干枯的手抚摸上她额头。
额头上冰凉粗糙的触感让人直打激灵,一下子清醒过来。
“怎么了?”阮云望望炕边站着的李莹和林念,还有坐在炕头的一位老先生。
李莹告诉她,大家中午回来看她裹着被子昏睡不醒,林念担心她烧傻了,赶紧请来了村里医疗合作站的医生。
老医生说又观察了一下其他地方说是没事了,烧退了就好,之后吃饱点过把身体养好就成。
“小姑娘吃了什么药?”老大夫问道,感冒发烧不严重的其实一周时间自己都能好,但这小姑娘好得这么快,明显用了见效快些的西药。
果不其然,阮云回答说“来的时候家里备了点西药。”
既然人没事了,老大夫也不再多问,嘱咐她吃饱多休息,拎起药箱离开了。
阮云只感觉一觉醒来轻松了点,没有临睡前的头疼沉重,就是还有些虚软,身上黏腻腻的不舒服,想必很快就好了。
李莹陪同往外送,林念坐回她自己炕头,提到中午饭吃玉米碴子粥,还有炒野菜。
林念出去给阮云打饭,这时李莹回来了给她说说刚才林念给她垫付了两分钱的出诊费。
阮云道了声谢谢,想着等好起来把钱还给林念。
林念和李莹端着饭盒进来,想必今天是准备在宿舍里吃了,阮云接过林念给自己打的饭以后,假装从自己的行李里翻东西,实际是把自己放在空间里的肉酱掏出来。
对林念和李莹说,"快过来一起吃,今天多想你们两个给我请大夫呢"
赵招娣的大儿媳妇李春芬开口道"妈,雪芽被你推到磕着后脑勺,求你给我点钱我送她去看看"
赵招娣正气在头上呢,这两人她可得罪不起,她托了很多的关系才搭上二人,
这二人在县城里是个小领导,但唯一的儿子脑子不太好所以两人就想找个农村的儿媳妇好在自己死后照顾儿子。
于是赵招娣和他们搭上了线,本来希望成功以后能给自己的小儿子在城里找份工作,结果现在因为这个二孙女全搅黄了。
赵招娣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春芬"要什么钱,没钱。拿点草木灰敷一下就好了,一个丫头片子能有多金贵?"
周围的人看到赵招娣这个态度,开口劝道"招娣啊,这毕竟是一条人命,你就给点钱吧!"
赵招娣回到"没钱,要是你有钱你就给"说着走到了房门口把房门啪得一关。
周围的人看她这个态度也知道要不了钱,但也不想借毕竟庄建国夫妻两的钱全被赵招娣拿着了,就算借了估计也要不回来。
阮云看着李春花母女抱着怀里孩子哭,加上女孩越来越白的脸,上前说道"大姐,我这有五毛,你拿着带孩子去卫生所看看吧,别耽误时间了"
周围的人看到了都也挺惊讶的,没想到最后出头的是这个新来知青。
李春芬接过阮云给的钱,给她重重鞠了个躬就抱着女儿急匆匆走了,剩下的两个女儿也跟着她去了。
庄建国看到了想跟着去,上前了两步又止住了,回去拿着工具看样子是准备上工去了。
没了热闹可看,围观群众也想起来还要上工呢,就自动散了。
阮云她们跟徐婶又是同一段路,她把刚刚没说完的事儿继续跟她们说:“赵招娣这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人呢。建国和他媳妇儿在家尽受她欺负连带着几个孩子也不受待见,建国一家连几个孩子都上工了,老二还是一天混着呢”
说着徐婶看了阮云一眼说到"我知道你这孩子心好,只是你那钱估计是难要回来了"
阮云笑着说"借出去前我就想到了,只是一点钱换一条人命还是值的"
徐婶听了这话,更喜欢阮云了。
"你放心,以后你就是徐婶罩着的了,以后一起上工保准你都是满工分"
"好,那就谢谢徐婶了"
说着阮云和徐婶一起去上工,好不容易一天过去了,路上遇到林念两人结伴同行。刚回到知青点想休息一下没想到听到女生宿舍发出争吵。
阮云走近一看就发现李莹惊讶得说"张晓华,你说什么?你要去和老乡搭伙?"
阮云和林念对视一眼双方眼神里都充满了无奈,这张晓华脑子是咋长的?
王喜和一众男知青听到声音也在门口聚集起来
李莹和王喜他们这一批最老的知青在下乡的时候知青点还没盖好,大队长就把她们分到老乡家去暂住。
虽然暂住的时间不长,也就短短一个月的记忆但却一辈子也忘不掉。
村民们也不是说有多坏,只是双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加上村民们觉得知青就是吃白饭的,难免在相处过程中带着轻视。
而作为知青本来就人生地不熟自然只能默默忍受。
李莹说:“你要想好了,要是分出去了,以后就不能回来了。”
虽然大家都是知青,但是如果所有人想走就走想回来就回来那还怎么管理。
而且对于张晓华为什么要去老乡家搭伙,大家也心知肚明。
张晓华根本没把李莹的话放在心上:“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再回来跟你们一起吃的。”
张晓华也不傻,她搭伙的人家是村支书家,前段时间在上工的时候村支书家的大儿媳妇牛淑芬看张晓华做不过来主动帮助她。
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得知张晓华的事后就邀请张晓华去她家住,只需要每个月给几块钱的菜费柴火费跟水费就行了,粮食她自己带过去,至于别的,就村支书家吃什么她吃什么。
一开始的张晓华是犹豫的,但是知道村支书一家的情况以后她就放下心了,毕竟再怎么样也比知青点强。
张晓华说完就拿着饭盒走了,众人看她一意孤行的样子也懒得劝了。
阮云道:“我先生火做饭,大家都饿了吧?”
“我来帮你。”林念撸起袖子,李莹随后也说:“我去摘菜。”
阮云先是切了一个南瓜来蒸,接着取了大家的饭盒一看发现大家给的都是掺杂着其他的面粉,估计都是队里刚发的口粮。
这样的面粉不如后世那样雪白但是却真材实料带着麦子的味道,阮云用水搅一搅,就放在开水的锅里煮,不用葱姜,不用猪油甚至盐也不用。
接着她又炒了点土豆丝和蔬菜简简单单的一顿就做好了。
饭桌上少了一个人,空出了不少空位,没有谁觉得不习惯的。
男知青们刚到饭厅就问道"今天吃的啥?怎么闻起来好香啊"
说着大家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吃起来,虽然今天的面粉糊糊做法简单却吃起来有一股清香。
就连平日大家最常吃的土豆都别有一番风味,得知是阮云做得后纷纷开口夸赞,只是有些想着下次再想吃阮云做得饭又要等一段时间了。
大家吃完饭回到宿舍躺下没多久,张晓华也来了,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显然对中午的饭菜十分满意。
她看着躺在炕上的众人,装作不在意的把苏家晚饭的菜单报了一下。
炒土豆丝炖白菜以及西红柿鸡蛋汤,量大又管饱,还特别好吃,最重要的还是不用她去捡柴火。
阮云她们听了都十分无语,这时林念开口道"那就祝你每天都吃得这么好"
果然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张晓华要去村支书家搭伙的事情全村人都知道了。
和徐婶玩得比较好的一个婶子开口说道"这张知青也是真的勇,村支书家什么情况都没打听清楚就敢去搭伙,估计要被吃得渣渣都不剩了"
看阮云是新来的还不了解,徐婶就给阮云科普一下村支书家的情况。
村支书家因为当着这个小官的原因自然给家里搂了不少好处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但是村支书的媳妇和儿媳妇却是村里知名的周扒皮。
村里的人家都恨不得绕着她家走。偏偏张晓华就这么一头撞了上去,村里人都等着看她的结局会是怎样。
接着大家又聊起其他的八卦,就在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中上午的时间终于过去了。
阮云跟着一众知青回到知青点吃过饭就立马休息了,有时候阮云都在想自己是知道的这样的日子只有三年就要结束了。
但是像王喜李莹他们这种早早就下乡,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
回城的心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逐渐消逝,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走过这些年的呢?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先顾好当下吧!
下午上完工后阮云吃过饭就早早的会宿舍休息了,林念也是此时正躺在床上看书。
阮云看到她的样子,想着这些天两人的相处已经算是朋友,自己可以早点给林念透露高考会恢复的消息,让她能多复习。
想着想着她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等阮云清醒过来发现外面又下雨了,这场雨下了一天一夜。
青山都被下雨升腾起了一阵阵水汽围住,犹如云雾般缭绕山间,该说不说这个年代的空气质量是真的好,景色也很不错。
阮云洗漱完以后就去厨房吃饭了,李莹她们都在,看到阮云来了
李莹说道:“今年雨水足,下了这场雨,山上就该出蘑菇了,等哪天下工早,我带你们上山捡蘑菇去。”
捡蘑菇这件事大家都很期待,村里的物资很匮乏,蘑菇也成为了大家调剂食物的一大来源。
果不其然第二天,大家都早早下工了,村里大点的孩子带上自己的弟弟妹妹提着自编的小篮子往山里走去。
当然村里人自然不敢让他们走到大山深处,只是让他们在大山外缘寻找。
阮云他们也在李莹的带领下上了山,当知青这么多年李莹也大致知道那些蘑菇该吃,那些不该吃。
把注意事项告诉阮云她们以后李莹就让大家自行寻找了,前提是离队伍不要太远。
阮云和林念运气很好,没一会儿就找到了一小竹筐。
突然阮云打了一个喷嚏,林念询问她怎么了是不是着凉了。
阮云笑了笑说没事,但是没注意到山上气温偏低,自己确实是穿少了。
林念看阮云的样子就说道"我们还是先下山吧,生病了就不好了"
阮云想了想点头。
于是两人跟李莹说了一句就回知青点了。
回到知青点后,阮云煮了点姜汤喝就接着给大家做饭了。
先把糊糊弄好,接着阮云用今天采来的蘑菇给大家做一锅汤。
新鲜的蘑菇并不需要复杂的料理手法,一点点盐一点点姜末,喜欢香菜的可以加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加。滚烫的热水一烫鲜味就出来了,不愧是大自然美味的馈赠。
从厨房储备的猪油里挖出一小勺,青椒薄油入锅,一盘炒杂菇也好了。
干了一天的活又去山上找蘑菇大家都累坏了,闻到厨房的香味以后跑得更快了,这一顿大家对阮云的厨艺佩服程度再上一个台阶。
阮云一开始没什么感觉,直到睡觉时感觉有点发热,第二天早上就爬不起来了。
阮云早上起来感觉头疼发晕,浑身发冷明显是感冒的症状。
得,是她大意了,这具身子本来就不好经历了昨天的事以后自然就受不住了。
阮云把自己裹在被子里,麻烦李莹帮自己给大队长请个假,早饭都没有吃。
李莹摸了摸她的额头,感到在发烧,又看她有气无力的难受模样,就让她在家好好休息。
院中一阵动静后,知青们出门上工了。
休息了一会儿后,阮云头重脚轻的爬起来烧锅热水,拿暖壶装满。想着生病一定要吃点好的,于是从空间里拿出食材又给自己下碗鸡蛋肉丝面,吃完收拾干净。
常备的感冒药退烧药吃了后,她爬上炕被子一卷闷头睡觉。
阮云被叫醒的时候睡得迷糊的不知身在何处,一只苍老干枯的手抚摸上她额头。
额头上冰凉粗糙的触感让人直打激灵,一下子清醒过来。
“怎么了?”阮云望望炕边站着的李莹和林念,还有坐在炕头的一位老先生。
李莹告诉她,大家中午回来看她裹着被子昏睡不醒,林念担心她烧傻了,赶紧请来了村里医疗合作站的医生。
老医生说又观察了一下其他地方说是没事了,烧退了就好,之后吃饱点过把身体养好就成。
“小姑娘吃了什么药?”老大夫问道,感冒发烧不严重的其实一周时间自己都能好,但这小姑娘好得这么快,明显用了见效快些的西药。
果不其然,阮云回答说“来的时候家里备了点西药。”
既然人没事了,老大夫也不再多问,嘱咐她吃饱多休息,拎起药箱离开了。
阮云只感觉一觉醒来轻松了点,没有临睡前的头疼沉重,就是还有些虚软,身上黏腻腻的不舒服,想必很快就好了。
李莹陪同往外送,林念坐回她自己炕头,提到中午饭吃玉米碴子粥,还有炒野菜。
林念出去给阮云打饭,这时李莹回来了给她说说刚才林念给她垫付了两分钱的出诊费。
阮云道了声谢谢,想着等好起来把钱还给林念。
林念和李莹端着饭盒进来,想必今天是准备在宿舍里吃了,阮云接过林念给自己打的饭以后,假装从自己的行李里翻东西,实际是把自己放在空间里的肉酱掏出来。
对林念和李莹说,"快过来一起吃,今天多想你们两个给我请大夫呢"